
中耳炎之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
文章摘要:鼓膜穿孔后,鼓膜修补手术是解决流脓、听力下降等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目的、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优势、手术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手术的主要风险、手术费用及可能会产生的自费项目、住院手术时间等方面。
中耳炎患者在医院就诊后,被医生告知鼓膜穿孔,需要做鼓膜修补手术,这个时候往往会非常纠结到底要不要做手术,手术效果怎么样。下面笔者从手术目的、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优势、手术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手术的主要风险、手术费用及可能会产生的自费项目、住院手术时间等方面详细说明。
1. 手术的目的
鼓膜穿孔后,因中耳腔和外耳道相通,当病原菌由外耳进入中耳后,会引起反复的耳朵的炎症,主要表现为流脓,听力下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鼓膜修补手术的目的第一是将中耳腔的病变组织清除,第二探查听骨链的活动性,如果听小骨被破坏,往往需要更换人工的听小骨,第三是采用自体的组织来修复穿孔的鼓膜,术后完整的鼓膜可以隔绝病原菌由外耳道向中耳播散的途径。
2.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优势
目前而言,主流的鼓膜修补术的方式有两种:1.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 2.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前者是最为经典的手术方式,手术疗效稳定。耳内镜手术相对与传统手术而言,手术创伤更小,切口非常隐蔽,对外观的影响小,手术效果稳定。
3. 手术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手术主要能够解决的是流脓问题,穿孔被修复后,隔绝了病原菌由外耳道向中耳播散的途径,从而大大降低了中耳感染的机会,国际上报告的鼓膜穿孔的修复率在90%左右,我们的数据约在92%左右。其次,中耳炎的患者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鼓膜穿孔本身就会引起听力下降,手术后,由于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可以恢复;另一些患者,由于长期的炎症,中耳腔内有炎性病变,妨碍了听小骨的运动,鼓室腔的通气,手术清理了这些病变组织后,术后这部分听力损失可以得到部分恢复;有一些患者的病变组织侵袭了听小骨,使其完整性破坏,这个时候只能采用人工的听骨替代破坏的听骨,完成声音的传导,术后这部分听力损失也可以得到部分恢复。综合而言,术后听力的恢复的程度,往往取决于患者本身的病变情况及医生的手术技巧。
很多中耳炎患者,除了耳朵流脓及听力下降外,往往还会伴有耳鸣。耳鸣产生的机理比较复杂,鼓膜修补手术不能够消除耳鸣。虽然小部分耳鸣患者在穿孔修复后,耳鸣声音减小甚至消失,但仍有很多患者手术后持续存在耳鸣。对于需要解决耳鸣的中耳炎患者,请一定慎重选择手术。
4. 手术主要风险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对于耳内镜手术而言,主要的风险是术后味觉改变,表现为手术侧味觉钝化,对咸味,酸味,甜味,苦味,辣味不敏感,有些患者诉有金属感,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够3个月内自行恢复。
另外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面神经麻痹和耳聋的风险,但患者朋友不必过于紧张,这些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很低。
5. 手术费用及可能会产生的自费项目
手术费用在15000-20000左右,会根据手术细节不同而不同,该手术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手术中可能会产生的自费项目主要是人工听骨的费用,约在5800-6500左右,医保不能报销这个费用。绝大多数的鼓膜修补不需要使用人工听骨。另外术中可能会使用自费的项目,如防粘连的透明质酸钠,蛋白线等,费用约在300-400之间。
6. 住院时间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手术创伤比较小,术后一般住1-2天即可。术后口服抗生素1周左右。
本文是黄一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