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过敏性鼻炎患者该如何防治

发表者:叶海波 人已读

您有没有这样的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塞反复发作,特别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接连不断打喷嚏,一连打个十几二十几个喷嚏还不停?如果有,您可能是得了过敏性鼻炎,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叫过敏性鼻炎?

简单地说,过敏体质接触了过敏原后,主要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鼻子痒、打喷嚏、鼻塞和流清水样鼻涕。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若长期迁延,不及时治疗和控制,会诱发鼻息肉、鼻窦炎、咽喉炎、鼾症和中耳炎,甚至会引发哮喘、慢阻肺等系统慢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诊断过敏性鼻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鼻内镜检查:医生通过鼻内镜检查您的鼻腔发现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可见水样分泌物。

2、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阳性,或鼻激发试验阳性。

过敏性鼻炎该如何治疗?

过敏性鼻炎确实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因为它是一种神经-免疫失调导致的过敏性疾病,并非单纯的鼻子问题,由于目前医学水平尙无法从基因层面改变过敏体质,也很难完全去除外界伴随我们左右的众多过敏原,因此要想一下子根除过敏性鼻炎是不现实的。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通常需要多管齐下: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经常暴露于高浓度室内过敏原(尘螨、动物皮屑等)的患者,在环境评估之后,建议采用多方面措施避免接触尘螨和宠物。

2.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可用于缓解鼻塞、流涕、鼻痒和打喷嚏等症状,

用治疗药物分为一线用药和二线用药的临床理念。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简称鼻用激素)、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其他药物有鼻用减充血剂、抗IgE治疗的生物制剂、中药治疗和鼻腔盐水冲洗等。

很多患者会自行网购和海外代购鼻喷“神药”,这些药物中通常包含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羟甲唑林、萘甲唑林等,结果没治好反而患上了药物性鼻炎。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不能盲目用药,需要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和病情严重评估,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对药物使用时长以及减量方案给予合理化建议。

3.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老百姓俗称“打疫苗”,是一种从根本治疗的方法。临床常用的变应原免疫治疗方法有皮下注射法(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含服法(舌下免疫治疗)。简单来讲就是在找到过敏原以后,让身体不断接触过敏原,经过一段时间(一般维持至少3年以上),以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能力,使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不再发病或症状明显减轻。

4. 超声引导下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随着超声引导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疼痛科进行该项阻滞治疗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由于炎症刺激,蝶腭神经节的平衡可能遭到破坏,发生交感与副交感功能失衡,常用1%利多卡因对该神经节进行调节,起到“再平衡”的作用。超声引导和实时定位,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不乏是种损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5. 过敏性鼻炎的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治疗为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主要有2种类型:

1.以降低鼻黏膜高反应性为目的的鼻部神经阻断术,如和翼管神经切断术和筛前神经切断术术旨在降低鼻黏膜高反应性,减轻黏膜炎性反应。

2.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为目的下鼻甲成形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旨在保护下鼻甲正常功能的前提下扩宽鼻腔,解除鼻塞,一般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鼻中隔矫正术以功能性矫正为主。此类手术操作相对方便,安全性好,对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严重鼻塞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那些同时伴有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及哮喘等疾病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若经过适当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控制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

1. 花粉过敏患者应关注当地的花粉信息预报,在花粉大量播散期间尽量居家并关闭门窗,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鼻腔使用花粉阻隔剂;回家进入室内前要清理掉衣服和头发上的花粉,并进行鼻腔盐水冲洗、洗脸和漱口。

2. 对于尘螨过敏患者,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 20~ 25 ℃,相对湿度保持在50%。尽可能避免使用纺织沙发、地毯,定期使用防/除螨设备清理床垫、床单、被褥和枕头等。定期清尘,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以减少灰尘和尘螨。

3. 对宠物(尤其是猫)过敏原过敏的患者,最好停止饲养宠物,或将宠物饲养于户外,并使其远离卧室,注意清洁宠物及其环境。

4. 避免接触香烟烟雾、装修材料、化工污染物等。

5. 建议鼻腔冲洗,可将其作为一种常规护理,可用海盐水冲洗鼻腔,减轻症状。

6. 增强体质,适度规律锻炼,多晒太阳,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文是叶海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