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酒是否会增加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文章摘要:饮酒是否会增加CKD的风险?CKD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呢?本文介绍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适度饮酒可能对CKD患者有益。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教育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无酒不成席”,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喜爱喝酒的人不计其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简称CKD)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约有1.195亿CKD患者,其中大约20-36%的CKD患者有偶尔或每天饮酒的习惯。饮酒也是我国的CKD患者的十分关注的生活问题,那么,饮酒是否会增加CKD的风险?CKD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呢?
虽然许多研究表明,大量饮酒(酗酒)会导致蛋白尿,增加健康人患慢性肾病的风险,但是,关于饮酒与肾脏损害的临床结论还存在许多不一致之处。我们将研究饮酒与蛋白尿可能存在关联的报道介绍如下:
我国台湾学者探讨了饮酒与慢性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使用了来自台湾地区健康访谈调查、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和死亡数据集的数据。在2001年、2005年和2009年进行了标准化的面对面访谈,以获得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这些参与被调查者一直被跟踪到2013年。主要观察结局是新发CKD。研究者分析了45200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50.8%,女性49.2%),总体平均年龄为42.73岁(16.64岁)。在8.5年(3.5年)的随访中,非饮酒1535名(5.5%)、社交饮酒292名(2.7%)和经常饮酒317名(4.9%)发现了新发CKD。社交和经常饮酒的参与被调查者患CKD的风险显著降低(社交饮酒:校正的危险比AHR, 0.85;95%可信区间CI,0.74-0.97;p=0.018;经常饮酒:AHR,0.85;95%CI,0.74-0.98;p=0.024),并对基线人口学和共患病进行调整。其结果表明,与不喝酒的人相比,社交和经常喝酒的人患CKD的风险更低。
有研究表明:CKD患者在食用特级初榨橄榄油和白葡萄酒后,炎症参数降低,这是由于单酚(simple phenol)抑制了促炎细胞因子的活性。在红酒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然而,有研究者观察到饮酒对CKD患者的保护作用并不局限于红酒,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饮酒对CKD患者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持续饮酒与CKD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降低显著相关。虽然饮酒会导致慢性肾病患者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与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蛋白尿有关,但每日饮酒仍可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也有研究发现,大量饮酒并不能进一步降低CKD风险,这似乎强化了适度饮酒最适合CKD患者的假设。
不少研究表明,适度的饮酒会降低出现蛋白尿的风险。日本关西对9154名年龄在40-55岁之间的非糖尿病日本男性做了一项研究,入组时他们的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无蛋白尿,未使用降压药。在81147人/年的随访期间,385名受试者出现连续蛋白尿(在年度检查中连续两次检测尿量为1+或1+以上的蛋白尿)。由此得出结论:每日摄入0.1-23.0g乙醇的男性发生连续蛋白尿风险最低,每日摄入≥69.1g乙醇的男性发生连续蛋白尿风险较高。
同类报道还有很多,另一项日本研究得出,与不饮酒者相比,平均每日饮酒≤20克乙醇与未来患蛋白尿的风险降低有关,每天少量饮酒对蛋白尿有保护作用,而每日饮酒≥60克乙醇者患蛋白尿的风险最高。在65岁以下的男性中,平均每日饮酒≥30克乙醇与平均每日饮酒<10克乙醇者相比,未来患蛋白尿的风险增加。
饮酒是否会加剧CKD患者的病情呢?日本学者在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每日摄入15-30g乙醇,可以起到对抗蛋白尿的作用。而我国台湾学者采用多变量横断式研究方法,以2003年至2009年台湾中华基督教医院健康体检参与者(15353名女性及11900名男性)为作为研究对象。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定义CKD的分期,而饮酒史则通过自我报告来获得。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性别、特异性饮酒与CKD3期之间的关系。对饮酒与肾脏疾病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在饮酒者中,CKD3期患病率低于不饮酒者(p < 0.001),且3期慢性肾病的饮酒者比例低于不饮酒者。多变量分析表明,饮酒与男性CKD 3期存在负相关(偶尔饮酒的校正优势比aOR:0.68,95%CI:0.59-0.78,p<0.001;频繁饮酒的aOR:0.47,95%CI:0.35-0.63,p<0.001)。老年、高血压、贫血、BMI至少24、高尿酸血症和蛋白尿也都与男性CKD 3期相关。趋势测试显示,在CKD3期患者中,男性和女性饮酒的几率都较低。亚组分析和敏感性测试也表明,对于男性CKD 患者无论其年龄、糖尿病状况和其他危险行为如何,饮酒与3期CKD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台湾男性饮酒与CKD3期呈负相关。然而,考虑到饮酒对其他健康的潜在危害,目前的结果应该谨慎解释。
分析总结以上文献,我们认为有关饮酒与肾脏损害的研究结论存在许多不一致之处,其原因可能与人类复杂的基因组成、饮酒模式和不同酒类中的一些生物激活剂不同有关。此外,临床研究的设计本身也会对结果产生造成影响。总体研究结果基本表明:酒虽然醇香味美,但它是一柄双刃剑,小酌怡情,超标则会增加肾病风险。考虑到轻度至中度饮酒的好处,如果您是平素有饮酒习惯的CKD患者,我们建议您尽量轻度至中度饮酒(每天15-30g乙醇),并尽可能选择红酒,可以从中获益,但是,由于饮酒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如急性脑卒中、血压升高、肝损伤和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等,所以,我们不建议平素不喝酒、没有饮酒爱好的人开始尝试喝酒。虽然轻度至中度饮酒可能不会对CKD患者构成风险,但仍需考虑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如果您是平素极其喜爱喝酒,难以割舍的无CKD人群,我们建议您将每次饮酒摄入乙醇的含量控制在60g以内,以保证您肾脏的健康。
对于饮酒和肾脏损伤之间的内在机制,目前认为,在肾脏中发现了一些如乙醇脱氢酶等乙醇代谢所必需酶类,其大约10%会被饮酒摄入的乙醇以其原始形式从肾脏排出。低浓度的乙醇可以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但是,过量饮酒则会对肾脏的正常代谢带来很大的压力,损伤肾功能。另一方面,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饮酒过多会增加未来患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又会增加蛋白尿和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马云, 汤宜朗. 适度饮酒与心血管健康:误解与真相[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5, 21(3):181-186.
[2]Uehara S , Hayashi T , Kogawa Sato K ,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 Drinking Pattern and Risk of Proteinuria: The Kansai Healthcare Study[J].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6, 26(9):464-470.
[3]Y Kimura, R Yamamoto, M Shinzawa,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 of proteinuri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nephrology, 2018, 32(suppl_3):1-10.
[4]Fan, Z. Yun, J. Yu, S.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Can be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J]. Med Sci Monit, 2019,25, 7059-7072.
[5]LAI Y J, CHEN Y Y, LIN Y K,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Nationwid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J]. Nutrients, 2019, 11(9):2121-2129.
[6]Yueh-Han Hsu, Hsiang-Chu Pai, Yao-Mao Chang,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stage 3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middle-aged Taiwanese men[J]. BMC Nephrology, 2013, 14(1):254-263.
作者:马思佳 张昱
本文是张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