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普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阳康』3个月还不在状态?!“长新冠”到底多久能恢复?

发表者:孙普增 人已读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多篇重磅文献,带你系统了解令人忧愁的“长新冠(新冠后遗症)”,包括长新冠的定义、症状、发病率和易感人群等方面。

2月2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自3月1日起解除所有场所的“口罩令”,在室内、户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均不用戴口罩。这一举措深受香港市民欢迎。但有的人emo了:阳康3个月了,为啥我还不在状态?本文通过梳理多篇重磅文献,带你系统了解令人忧愁的“长新冠新冠后遗症”。

一、什么是“长新冠”?包括哪些症状?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长新冠”的定义:COVID-19长期影响(Post COVID-19 Condition,PCC),通常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是指发生在具有可能或确诊新冠感染史的人群中的疾病;通常在新冠感染发病后三个月内发生,症状和影响持续至少两个月。这些症状和影响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还有一种常见说法“post-acute sequelae”,即急性感染期后遗症。

WHO指出,虽然大多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能够彻底痊愈,但有些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中长期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和认知功能障碍(例如,意识混乱、健忘或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保持头脑清醒)。有些“长新冠”患者还表现出心理方面的影响。 这些症状可能在最初患病时就出现并持续存在,或在痊愈后出现。症状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波动或复发。 “长新冠”可能会影响人们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如工作或干家务。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 乏力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 记忆力、注意力或睡眠出现问题
  • 持续咳嗽
  • 胸痛
  • 说话困难
  • 肌肉痛
  • 丧失嗅觉或味觉
  • 抑郁或焦虑
  • 发热

今年1月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杂志发表的一篇“长新冠”的综述文章认为保守估计,全世界至少有6500万人患有“长新冠”,而且病例每天都在增加。文章指出,数百项生物医学记录发现,“长新冠”的患者在多个器官系统中经历了数十种症状。(见图1)

图1:长新冠的症状及其对不同病理器官的影响。图中显示了长新冠对多种组织器官造成的影响,病理损害通常是重叠的,这可能会给治疗管理带来进一步挑战。MCAS,肥大细胞激活综合征;ME/CFS,肌痛性脑脊髓炎

二、长新冠的发病率如何?

一项荷兰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了一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间原始株,Alpha和Delta流行期间连续入组新冠感染患者队列,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在发病后90-150天的持续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呼吸时疼痛、肌肉疼痛、听力丧失、嗅觉丧失、四肢刺痛 ,全身乏力等,是新冠后遗症的“核心症状”;12.7%新冠感染者(约8个人中有一个)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影响

一项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感染后遗症的回顾性对照队列研究,研究期间:2020年3月-21年11月。结果显示,在新冠感染确诊患者中,1/5的18-64岁中青年、1/4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出现与新冠感染相关的后遗症(图2)。

图2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感染后遗症真实世界研究示意图

不同变异株流行时期,长新冠的发病率也有差异。一项有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了Delta变异株流行期和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不同年龄段接种过疫苗后发生突破性感染的人群中“长新冠”的发生率,Omicron变异株时期长新冠的发生风险优势比较Delta下降约20-50%

三、哪些人群容易得长新冠?

一项2022年发表在Nature子刊的研究对英国初级保健电子健康记录和10项基于人群的纵向研究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长COVID的多种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女性性别、一般健康状况不佳、哮喘以及超重或肥胖。纳入的纵向研究中,从年轻成年人到大约70岁的参与者,任何严重程度的“长新冠”症状持续4 +周和12 +周的风险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男性相比,女性在4周以上,和12周以上“长新冠”发病风险更高。

2022年发表在JAMA上的另一项研究显示“长新冠”和新冠感染急性期的严重程度相关,感染新冠后病情更重的人,特别是那些需要住院或重症监护的人更容易得长新冠。这项研究的数据来源是各国已发表的44篇后遗症“长新冠”研究论文、10项各国协作研究结果(奥地利、法罗群岛、德国、伊朗、意大利、荷兰、俄罗斯、瑞典、瑞士、美国),以及两个美国的电子病历数据库。覆盖人群超过120万人。该模型研究估计,在2020年和2021年新冠感染急性期幸存的有症状感染者中,6.2% 的人在感染后三个月经历了 3 种长新冠症状群中的至少一种。(持续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认知问题; 或持续的呼吸系统问题),因为新冠感染而住院的患者中,这个比例为27.5%, 而ICU患者比例高达43.1%。研究同样发现,“长新冠”的发生率还呈现出性别和年龄差异,约有63.2%的长新冠患者是女性,20岁以下人群的风险也更低。

四、重复感染会增加长新冠机率吗?

一项针对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显示,与未发生重复感染者相比,重复感染进一步增加了感染急性期和急性期后的死亡、住院和后遗症风险。研究纳入人群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超过63岁。研究队列中合并有肥胖,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例很高。如图3所示重复感染导致全因死亡(不论原因,只要是感染新冠后6个月内的死亡,都算在内)风险增加117%,住院风险增加232%,此外,还增加了包括肺病、心血管病、血液病、糖尿病、胃肠病、肾病、精神疾病、肌肉骨骼病和神经疾病等后遗症风险这些风险在感染急性期最为明显,且在急性期后6个月仍持续存在。与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重复感染的累积风险和疾病负担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图3)。

图3 发生再感染与未发生再感染人群的后遗症风险和疾病负担

五、长新冠到底多久能恢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很难预测某个患者的“长新冠”会持续多久。关于“长新冠”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后,患者可能会经历数周到数月的遗留症状。研究还表明,患者的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

一项多中心研究采用指数衰减模型和马赛克图评估了既往新冠住院幸存者 “长新冠”的恢复曲线。研究人群随机抽取2000例住院患者,纳入分析1593例(女性占46.4%,平均年龄61±16岁),出院后进行两次间隔5个月的电话随访。T1(均值8.4月 ,范围6月~ 10月)平均“长新冠数”为2.6 ± 2.0,T2(均值13.2月,范围11月~ 15月)时平均“长新冠数”为1.5 ± 1.4。轨迹曲线显示患病曲线呈下降趋势 (图4)。研究表明:既往住院新冠幸存者长新冠的恢复曲线总体趋势是感染后2年内逐渐减少,近50 %的患者在感染后数月( T1 )有3个以上长新冠症状,而1年( T2 )时症状数减少50 %。

图4:长新冠数的恢复曲线。颜色深浅表示该随访时间的样本量。星号代表T1和T2随访期的平均值

“长新冠”持续时间和新冠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前文提到的JAMA发表的论文显示,住院患者中“长新冠”的平均持续的时间为9个月,在非住院患者中为4个月。感染新冠12个月后,仅有0.9%的患者还有“长新冠”症状,其中ICU患者为20.5%,住院患者则为11.1%,而非住院患者仅0.7%。今年1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感染新冠病毒的轻症(指没有住院)后患有“长新冠”的人群中,大多数“长新冠”症状在一年内得到改善。

目前,“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到了低水平流行阶段。随着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毒株流行,再次感染的安全窗口可能会缩短,重复感染也会增加“长新冠”风险。请爱护自己,保护家人,远离“长新冠”。

往期链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相关科普文章:

⒈《新冠肺炎、新冠后遗症》专题

⒉《幽门螺杆菌感染》专题

⒊《老胃病、食管反流》专题


本文是孙普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