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血糖仪发现血糖超标就是糖尿病吗?(2021年蓝光行动优秀作品)
文章摘要:随着民众对于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毛细血糖仪和瞬感型动态血糖监测等小型医疗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其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成为家庭常备的健康智能产品。但是,毛细血糖仪是否能够诊断糖尿病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医生,我妈妈有糖尿病,我周末在家里用她的血糖仪测了一下自己早上的血糖,6.5了,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最近很多朋友说我瘦了,让我测一下血糖。我在家里“one-touch”血糖13.9了。怎么办?”
近年,随着民众对于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毛细血糖仪和瞬感型动态血糖监测等小型医疗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其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成为家庭常备的健康智能产品。被俗称为“one-touch”的毛细血糖仪在1969年问世以来,使糖尿病患者可以用一滴手指血即刻显示血糖的数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了自我血糖监测,担当了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重任之一。
一、糖尿病的诊断应根据的是静脉血的葡萄糖水平
根据目前国际和国内糖尿病指南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是否存在多饮、多食、多尿或体重减轻等糖尿病症状,将空腹血糖超过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确定为糖尿病。这里所说的血糖一般是指静脉的血浆葡萄糖,其检测应抽取静脉血,在医院检验科的自动生化检测仪上进行检测。虽然结果并不像毛细血糖仪这么快速,但其稳定性良好,而且有较高的质量控制要求,目前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one-touch”所检测的是手指末梢毛细血管中的血糖水平。虽然这种检测的方法也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原理,其水平与静脉血糖有差异;且不同厂家的血糖仪,对于毛细血糖的检测可以出现较大偏差,需要定期校正。采血的方法错误也会对“one-touch”数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并不能作为我们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二、诊断糖尿病空腹、餐后血糖都要看,金标准是口服糖耐量实验
“既然检查是否存在糖尿病需要到医院抽静脉血,一定要空腹吗?”
这也是让很多患者困惑的问题。根据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最好需要2点的血糖,也就是空腹的静脉血糖,以及进食后2小时的血糖。这里所说的空腹,一般是指过夜空腹8小时的状态,比如晚上11点以后不进食,第二天早上7点进行抽血;如果到中午11点,会造成空腹时间太长(12小时空腹),对血糖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空腹血糖正常的话,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排除糖尿病。口服糖耐量实验需要抽5次血,相对比较繁琐。简化的方法可以抽2次血:在抽取空腹血以后,5分钟内喝下含有75g葡萄糖粉的“糖水”。2小时以后,再次抽取血。近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可能已经出现了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如果仅仅检测空腹血糖,可能会造成将近40-50%的早期糖尿病患者漏诊。此外,针对不愿意喝“糖水”的患者,或者患者本身one-touch的血糖已经明显升高,也可以通过馒头餐试验,进行糖尿病的诊断。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评估血糖水平,还可以同时检查在葡萄糖负荷以后,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反应,检测进餐前后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情况。
三、怎么诊断糖尿病

与单次抽血检测的血糖水平不同,静脉血的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的血糖的平均水平。由于我们人体中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左右,红细胞中发挥携带氧功能的血红蛋白也会发生糖基化修饰。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说明人体在近期3个月中,血糖是处于持续较高的水平。自2011年以来,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根据最新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但是对于有贫血等情况下,血红蛋白水平本身存在异常,这时候还是应该根据静脉血糖水平进行判断。
因此,针对患者“one-touch”发现的血糖升高,不必紧张,但应该到医院检测,最好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这样才能够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对于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2小时在7.8-11.1mmol/L的“尚未迈入门槛”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防止进一步发展到糖尿病。
本文是乔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