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晓武 三甲
徐晓武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胰腺外科

胰腺癌患者该怎样面对癌痛?

1447人已读

文章摘要:了解癌痛管理的知识对胰腺癌患者和家人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特点和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癌痛治疗的四阶梯疗法、神经调控和植入式鞘内输注系统等。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在其中、后期往往伴随着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癌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创伤,更会造成精神折磨,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患者丧失生存意愿。

因此,了解癌痛管理的知识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非常重要。

胰腺癌患者的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背部或腰部,可能会向胸部或肩部扩散。这种疼痛通常为钝痛或持续性疼痛,并可能会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或减轻,部分患者甚至在肿瘤早期即出现癌痛的症状;这其中有时伴随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因素存在。另外,有些患者可能还会伴随出现胰腺癌相关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黄疸等。

癌痛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癌症患者的疼痛最小化、机体功能最优化、使抗癌治疗和康复治疗能够顺利进行,最终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胰腺癌的癌痛治疗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方法,可以去除引起胰腺癌患者癌痛的组织或器官,从而缓解疼痛。手术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可以完全切除病灶,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方式。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胰腺癌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而姑息性手术如胆肠吻合或胃肠吻合手术可以解除胆道梗阻或肠道梗阻,从而缓解患者的因梗阻引起的疼痛不适。

2. 癌痛治疗的四阶梯疗法

WHO三阶梯疼痛治疗指南使用20年以来,完全的缓解癌痛仍较难实现;恶心、呕吐、便秘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癌症患者有时难以耐受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药物治疗的失败或者终止。因此,“多模式镇痛”的理念在近年来受到广泛推崇,通过将药物、介入治疗、神经调控、精神疗法、理疗等多种方法巧妙的联合应用。基于此,在原来疼痛三阶梯疗法的基础上,目前国际上已将疼痛治疗修正为四阶梯疗法:

1.png

1)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常用于缓解轻度疼痛,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用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再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止痛效果,可是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如果需要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或日用剂量已达到限制性用量时,应考虑更换为单用阿片类止痛药。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塞来西布等。

2)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临床常用药物有可待因、曲马多等。

3)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吗啡、美沙酮、羟考酮、二氢吗啡酮、芬太尼、丁丙诺啡等。

每一阶梯都可以联合药物同时治疗,急性痛和轻度痛可选择低阶梯的疗法,慢性痛和中重度疼痛可选择高阶梯的疗法。

4)第四阶梯:介入治疗、鞘内药物输注泵和神经调控等。

一 区域阻滞麻醉技术:

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s, PNB)是可以在床旁或者门诊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安全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急性的术后疼痛、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慢性难治性癌痛患者。目前最常用于癌痛及姑息治疗的外周神经阻滞有:肋间神经阻滞、椎旁阻滞、胸壁神经阻滞、腹横平面阻滞、臂丛阻滞、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等。上述所有的外周神经阻滞都可以同时用化学药物进行神经毁损、射频消融获得暂时的镇痛效果。

二 神经毁损阻滞术(射频神经切断术、神经根切断术)

用药物、热或低温的方法破坏神经传导通路。主要包括内脏神经阻滞、上腹下丛阻滞、三叉神经节破坏术、腰部交感神经阻滞、奇神经节破坏术等。此类毁损阻滞术对于内脏神经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 神经调控(Neuromodulation)

1965年首次提出,目前神经调控装置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在癌痛相关领域治疗方面,目前主要局限于治疗癌症相关的胸壁痛、后背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盆腔神经损伤痛、放疗引起的神经损伤痛以及其他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鉴于在难治性神经痛领域的优异表现,我们期待神经调控将来能广泛应用于癌痛治疗,尤其是对于那些常规治疗失败的癌痛患者。

2.jpg

四 植入式鞘内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IDDS):

这是国际疼痛界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终极方法之一,对许多其他镇痛方法不能缓解的疼痛,该方法具有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目前我院在广泛开展此项技术,效果显著。

所谓鞘内药物灌注疗法,是指将一枚“小月饼”(药物泵)植入体内,药物通过鞘内给药泵,输入脊髓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疼痛中枢,从而缓解疼痛。用药量仅为传统口服给药剂量的1/300,达到更好更快的镇痛效果,又减少了对身体的副作用。并且,可根据患者个体病情的需要,体外调节药物的剂量。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体外遥控器,只有半个手机大小,如果有爆发痛发作时,患者可以自己一键式爆发给药,药物在短短几分钟内控制住爆发痛,相较于口服药物进入体内,需要消化吸收,至少半个小时以上才能起效,这个小小的遥控器,能够更快更便捷地管理好疼痛。

3.png

癌痛管理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胰腺癌治疗的全程,而不能让患者只能单纯忍耐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一旦存在不能耐受的疼痛,请及时告诉您的主治医生或到我院麻醉科止痛门诊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不做疼痛的奴隶。

PS: 更多胰腺肿瘤相关问题可在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沟通!

徐晓武 好大夫.jpg


徐晓武
徐晓武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胰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