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镇痛,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是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就是在维护产妇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正确用药,不影响子宫规律性收缩,阻断分娩时的痛觉神经传递,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分娩疼痛的目的。它的应用是让难以忍受的子宫收缩阵痛变为可忍受,或只是感受子宫收缩而不痛。通常麻药停止注射后,2小时便可完全恢复。
分娩镇痛的好处有哪些?
对母婴影响小,降低产妇应激反应。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可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不影响产程和产妇运动、或可加速产程。产妇清醒,能参与生产过程。
分娩镇痛的方法有哪些?
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拉玛泽呼吸法、针灸、电磁刺激、水中分娩等。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经证实,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目前效果最好,可全程镇痛,保障母婴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优点
镇痛效果好,尤其适合于重度产痛的产妇。产妇清醒,可参与产程的全过程。
可灵活地满足产钳和剖宫产的麻醉需要,为及早结束产程争取时间。随着新的给药方式PCEA技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出现,提高了分娩镇痛效果,对母婴和产程几乎无任何影响。万一发生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比如发生脐带脱垂、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等状况,可以满足紧急剖宫产的需要。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缺点
技术含量高,需要由掌握麻醉专业技能的麻醉科医师来操作。其中有3%的准妈妈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是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等措施尽量缓解分娩疼痛。椎管内分娩镇痛是有创操作,有一定风险,但与同类操作的剖宫产椎管内麻醉相比,所用药物浓度更低,剂量更小,安全性有保障。

什么时间打分娩镇痛比较好?
把握好分娩镇痛的时机不仅能够让产妇的疼痛降低,而且还能够让分娩更加的顺利。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已经达成共识:一旦有规律宫缩、宫口开至2cm及以上时,产妇即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出镇痛的要求。麻醉医生会第一时间对产妇进行医疗评估,若无禁忌征,会向产妇及产妇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就可以开始分娩镇痛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指南推荐只要疼痛开始就应该进行镇痛,而不应等到宫口开到2cm才镇痛;北美产科麻醉与围产医学也倡导分娩全程镇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也能做到全产程镇痛。

分娩镇痛能做到完全不痛吗?
镇痛效果会因人而异,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并非所有的分娩都能做到完全无痛。使用分娩镇痛以后,通常可以将产妇的疼痛程度从最高的10分控制下调在3-4分以下,某些人甚至可以达到0分。大部分产妇在使用分娩镇痛之后,在宫缩的时候只会有肚子发紧的感觉,没有明显的疼痛感。
分娩镇痛会影响母乳喂养吗?
母乳喂养是确保儿童健康和生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纯母乳喂养,并至少持续六个月,随后继续混合母乳喂养至幼儿2岁及以上。母乳喂养使婴儿和母亲均获益。对婴儿来说,母乳包含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及常见病的抗体,能保证婴儿健康发育所需。
对母亲来说,母乳喂养同样具有许多益处:早期可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加速体重恢复改善体型,并降低产后抑郁的风险;远期降低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Ⅱ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实行分娩镇痛以维护母亲和胎儿安全为最高原则。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是大极性分子,不易转运至母乳中,可安全用于母乳喂养的产妇。阿片类药物虽能以不同剂量转运至母乳中,但仍在母乳喂养的安全范围内,且由于初乳量和初始乳汁摄入量低,新生儿摄入的药物总剂量微乎其微,对小宝宝不会有什么影响。
产后腰痛是打麻醉引起的吗?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来自于脊柱,也可能来自于神经、肌肉、韧带,还有可能是生完孩子以后母乳喂养,带孩子的疲劳,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腰痛。
多数情况下,这种腰痛是暂时的,生完孩子以后,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身体各个部位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带娃也找到了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也其实,在产后各位也应该早些下地恢复正常的活动,掌握好节奏,逐步恢复运动,包括快步走,跑步,游泳,健身和瑜伽,这些运动方式都可以帮助早日恢复,远离腰痛。
除了主动的运动,还可以配合一些康复的治疗,包括康复师局部的手法和器械治疗,香熏师的精油SPA按摩等,这都有助于恢复。
无痛分娩会不会延长产程?
不会。相反,打了无痛之后,放松了,宫口反倒会开得更快。此外,研究发现,使用镇痛后,产钳的使用率没有发生变化,初产妇剖宫产率却是下降的。无痛分娩并没有增加产伤,反而由于母亲侧切率的急剧下降而减少了母亲的产伤。
所有产妇都能选择分娩镇痛吗?
分娩镇痛适合于大多数人,但不是人人都适合。有阴道分娩禁忌症、硬膜外穿刺置管禁忌症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一般不适合。想选择分娩镇痛的准妈妈必须在产科和麻醉医生的评估后,才能确定本人是否可以采用分娩镇痛方式。
分娩镇痛后还可以吃东西吗?
有效的分娩镇痛加上科学的饮食指导有利于改善产程管理质量,促进产程进展,提高母婴安全。大多数低危产妇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及少渣的食物,进饮水及等渗饮料。有全身麻醉危险因素、中转剖宫产可能性高的产妇应避免固体饮食,可饮用高能量无渣饮料。
分娩期间产妇发抖是怎么回事?
大约有15~20%产妇分娩期间会出现“发抖”现象,医学上也称之为寒战反应。分娩镇痛时寒战是机体即中心体温和未阻滞区血管收缩的体温调节反应。分娩镇痛后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布,因而影响全身体温的正常调节,体表温度与中枢温度存在梯度差。这种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加热毯保暖、提高室温、输液加温等方法予以预防。
剖宫产手术麻醉后会变笨吗
中国有向老话。一孕傻三年”,国外也称之为“baby brain”或者“pregnant brain”(孕傻)。换向话说,是怀孕生孩子本身造成了新妈妈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发现,这可能与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怀孕后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对孕妇的大脑神经元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认知和记忆。此外,也有研究者对刚生育的女性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显示产后大脑特定区域内的脑灰质体积明显减少。众所周知,灰质主要控制着肌肉运动、感官体验、记忆、情绪等,灰质减少是否就是孕傻的科学依据呢?其实灰质减少的部位是大脑中处理及回应社交信号的区域,,这种改变恰使产妇对自己孩子的亲密程度相对增高,正是为了回应宝宝的需求而让新妈妈脑内相关区域更高效工作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那么怀孕的妈妈到底记忆力是否减退呢?英国一项研究对末育妇女和新妈妈的记忆力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者并没有明显区别。可为什么还有很多新妈妈觉得自己“健忘”“变傻”呢?一个事实是新妈妈产后很辛苦照顾宝宝,严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健忘。因此,新妈妈不用担心因为怀孕而变“傻”,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度运动与加强营养,很快就能恢复到孕前的神采。(经作者同意,转载于健康博览 2023年2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 医学博士 李海冰)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