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技术】74岁大爷肝肿瘤破裂出血1500ml,肝胆专家紧急施救助其逃出“鬼门关
近日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肝胆外科团队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抢救
肝肿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生死时速”
医护人员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用心、用情
以实际行动践行
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落实

一、74岁大爷腹痛难忍 竟是肝肿瘤破裂
家住重庆合川的陈大爷一周前出现腹痛、头晕等症状,自行服用“三分三浸膏片”、“萸连片”等药物后疼痛好转。三天后腹痛症状加重,被家人紧急送至新桥医院急诊医学科,在下车过程中就晕厥了。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判断其意识丧失,大动脉不能扪及,全身湿冷,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经抢救后患者意识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腹部CT检查提示,肝S3段有肿瘤占位,肿瘤破裂出血可能,腹盆腔积血、积液。肝胆外科医生立即会诊,高度怀疑是肝肿瘤破裂出血。果不其然,经过腹腔穿刺,抽出的是新鲜血液,情况十分危急。

二、血红蛋白急剧下降 生命体征不稳定
腹部膨隆、腹肌紧张、血压不稳、神志模糊,血红蛋白从150g/l降到85g/l,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十分危急。肝胆外科李裕明医生当机立断,与急诊医学科医生一起紧急组织并开通绿色抢救通道,在纠正患者休克的同时,紧急协调手术室并制定治疗方案,并与家属沟通。
“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因为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肝胆外科李裕明医生告知家属,必须立即行手术,将肝脏上出血的肿瘤切除掉,检查同时发现胆囊有结石,建议一起切除。听了医生建议,家属同意手术。

三、急诊手术 化险为夷
凌晨3点20分,在手术室里,老人的肝切除手术正式开始。由肝胆外科副主任黄小兵、李裕明医生主刀,和麻醉科医生分成两组在手术室内外共同保驾护航。由于患者失血较多,先由麻醉医生维持内环境稳定,再由外科医生施行开腹。一打开患者的腹腔,就看到有大量不凝血仍在涌出,共吸出血块及鲜血约1500毫升。凭着丰富的手术经验,黄小兵副主任迅速找到了出血的部位,并控制了出血。约2个小时后,手术宣告成功,专家们为老人完整切除了肿瘤,并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腹腔,以避免感染、减少肿瘤复发。同时,专家们又顺利切除了胆囊。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老人的肝上肿瘤和胆囊都被确诊为癌。
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逐渐恢复中。
专家提醒
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避免肿瘤破裂出血
新桥医院黄小兵副主任表示,如果老人的病情尽早发现并手术切除,是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但肿瘤一旦破裂属于恶性事件,情况不容乐观,病人在手术之后仍需进行下一步系统治疗。肝癌是临床上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发病较为隐匿,患者多以“腹痛、失血性休克”就诊。且患者无明显外伤病史,肝癌破裂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大量数据显示,晚期肝癌患者出现肝癌破裂出血的概率约为5%~26%,破裂后患者30天死亡率可达31%~67%,明确肝癌破裂出血后首选急诊手术治疗,快速精准止血挽救患者生命。
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在规范化理念的指导下,依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的选择,融合个体化治疗与系统化流程,使肝肿瘤患者及肝肿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整体提升。

医生信息
■黄小兵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在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20年临床经验,包括肝癌、胰腺癌、肝血管瘤等肿瘤,胆囊胆管结石胆囊息肉,上消化道出血,肝炎,黄疸,脾大等的诊断治疗。在各种腹腔镜手术、肝癌的手术切除和不能切除肝癌以介入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单孔胆囊切除术、胆道结石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手术方面具有较好的专长。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日上午
微信扫描二维码
添加医生名片
预约挂号更方便


医生信息
■李裕明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擅长:长期从事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主要对胆道,胰腺良性疾病、恶行肿瘤相关的诊疗和手术有较强能力:对腹腔镜下完成胆道,胰腺,部分肝切除等手术具有一定的经验,擅长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包括: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胆道及胰管支架植入术 (ERBD
ERPD)等。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微信扫描二维码
添加医生名片
预约挂号更方便

本文是李裕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