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汝福 三甲
陈汝福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胰腺中心

如果你是新发的糖尿病,小心成为“癌中之王”高危人群

345人已读

我们身上有一个器官,它虽然很小,但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胰腺。对于胰腺,日常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急性胰腺炎,对胰腺癌的认识比较少,而著名的苹果之父乔布斯、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就是因为胰腺癌而去世的。胰腺癌是一种早期难以发现,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又难以治疗的一种癌症。那么,胰腺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它为什么是癌中之王?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长期饮酒 小心得这种“癌中之王”

“胰腺是位于腹膜后的一个长条状的器官,它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个部分。与乳腺癌、甲状腺癌这些发生于比较表浅部位的肿瘤不同,早期胰腺癌并没有明显表现,因位置隐匿,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陈汝福说道,“如果得了胰头癌,要等到肿瘤生长到压迫旁边的胆管才会出现黄疸这些症状,患者才会就医。”胰腺癌起病隐匿、位置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患者已是晚期,癌细胞的转移扩散,使患者失去手术的机会。

胰腺癌为什么号称癌中之王呢?胰腺癌的发病率在近20年逐渐上升,5年的死亡率达到95%,生存率仅为5%,远低于我国总体癌症生存率的40.5%,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正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癌症死亡负担,预计2030年胰腺癌将成为致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的死亡率这么高,它的风险因素是什么?第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经常吸烟、酗酒,吃高糖高脂的食物。第二是慢性疾病,例如过度肥胖、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这都是引发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突然暴瘦食欲不振 胰腺可能出现了问题

胰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一是黄疸,包括眼睛、手掌、全身皮肤变黄,还有尿色加深成褐色。二是脂肪泻,胰腺出现了问题,胰腺分泌的脂肪酶水平下降,病人对脂肪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可能出现障碍,从而出现油花样的腹泻。三是慢性胰腺炎,四是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提示晚期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首先是胰腺癌侵犯后腹膜神经丛,会导致顽固性腰背痛,如果患者就诊时诉有持续、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往往提示肿瘤已经浸润到腹膜后神经丛;其次是胰腺癌如果已经在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播散,就出现腹水的情况;三是胰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可以导致锁骨下淋巴结等体表淋巴结肿大。

胰腺癌相对早期的表现有哪些?主要有反常体重下降和新发糖尿病,还有一个相对早期的临床表现,就是新发糖尿病。超过50%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伴有血糖异常,其中大部分为确诊胰腺癌前2-3年内新发的糖尿病,实际上其中绝大多数为极早期胰腺癌导致的糖尿病,目前一般称为3型糖尿病,与我们通常讲的2型糖尿病不同,它是一种癌源性糖尿病,可以提前在胰腺癌能够影像学发现前的2-3年出现。”

注意新发糖尿病 准确识别胰腺癌高危人群

早期胰腺癌5年生存率大于80%,晚期胰腺癌5年生存率小于5%,早期发现胰腺癌是提高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首先是遗传,如果有胰腺癌家族史或其他肿瘤家族史,要十分小心。 其次是生活环境,如果人们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加班劳累、熬夜、高度紧张会引起胰腺疾病。晚上经常吃油腻的夜宵,也会对胰腺产生伤害。最后是疾病,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这都是引发胰腺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专家建议,年轻人需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降低吃夜宵的频率。此外,陈汝福教授特别强调,要注意胰腺癌特殊早期症状:新发糖尿病。胰腺癌在所有人群发病率约为15/10万,而新发糖尿病3年胰腺癌发病率约为1/100,新发糖尿病人群胰腺癌风险提高50-100倍,因此,要重点关注新发糖尿病人群。陈汝福教授表示,现在已经建立了重新发糖尿病人群中筛查胰腺癌患者的综合策略,准确率非常高。

胰腺癌需科学治疗

胰腺疾病早期难以发现,需定期做检查。传统的B超、CT等方法虽难以发现小病灶,但可以模糊发现胰腺出现了问题,如胰腺发炎。此外,患者也可以做肿瘤指标血液里的检查,如果发现血液里消化肿瘤指标高,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上述两项检查还不容易诊断,需要做进一步的创伤检查,如超声内镜,PET-CT等。陈汝福介绍,胰腺癌手术的关键是神经清扫。胰腺癌具有噬神经性,神经侵犯是胰腺癌细胞突破神经丛侵犯神经,并沿着神经转移的显像,神经侵犯在胰腺癌中发生率高达90%,远高于其他肿瘤,联合神经清扫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此外,陈汝福向我们介绍了胰腺癌的微创手术,他认为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视野更清晰,清扫彻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观,无明显切口。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汝福
陈汝福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胰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