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胰腺囊腺瘤怎么办?
胰腺癌具有预后差、恶性程度高和化疗耐药等特性,从而让人谈之色变。更可怕的是,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没有,大约80%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胰腺囊腺瘤虽然也是胰腺肿瘤的一种,但是和胰腺癌是完全不相同的一种疾病。胰腺囊腺瘤其实是一类良性的肿瘤,但是其中一部分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胰腺囊腺瘤属于胰腺囊性病变,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简单理解就是在胰腺上长了一个肿瘤,但这个肿瘤里面主要含有液体成分,可以是黏液或浆液成分。因此,胰腺囊腺瘤可分为浆液性囊腺瘤(SCN)和粘液性囊腺瘤(MCN)。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下胰腺囊腺瘤的特点。
1.浆液性囊腺瘤
多发生于胰头及胰尾,而胰体比较少见,老年女性多见。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分叶状),边界清楚。切面呈蜂窝状且由多个1~2mm的小囊构成,内含透明液体。一般认为,浆液性囊腺瘤基本上没有恶变倾向,属于良性肿瘤,但有更高的发病率。CT表现为水样密度,病灶中心可出现钙化,囊壁较薄,多个小囊聚集在一起,增强后见纤维分隔和整个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表现,中心可见低密度的星芒状瘢痕并有蜂窝样结构。治疗方面,无症状患者应随访一年;1 年后,建议进行基于症状的随访;对于有压迫邻近器官(如胆管、胰管或胃)相关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手术。
2.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是潜在的恶性肿瘤,有10%左右的恶变风险,长时间不处理最后可能会恶变成为胰腺囊腺癌。几乎只见于中年妇女,通常位于胰体和胰尾。肿瘤常很大,直径2~30mm,单囊多见,囊内充满黏液且有纤维分隔。CT表现为,常见壁结节,病灶较大,囊壁厚薄不均匀,边界清楚,内壁不规则,外壁规则。增强后囊壁、分隔和肿瘤实性部分均明显变化。治疗方面,直径≥3cm、有症状或有壁结节(大小不限)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也建议手术。

为了方便记忆,根据肿瘤的好发年龄和性别特征,我们通常会给它们一些别称: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因此又叫“奶奶的囊肿”,多为良性,随访为主;黏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因此又叫“妈妈的囊肿”,潜在恶性,需要积极治疗。
PS: 更多胰腺肿瘤相关问题可在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沟通!

也可微信扫码关注我们团队刘梦奇医生科普视频号“奇闻胰事”,了解更多胰腺肿瘤相关科普!

本文是徐晓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