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手术预后如何
常有患者简单直接地问:“食管癌手术后还能活多久?”
下面我用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来回答。
日本食管癌协会(JES)每年都会公布经过5年随访统计出来的食管癌患者治疗及生存数据。2023年初刚公布了2015年的数据,笔者再对比其2013、2014年的数据,发现从食管癌的发病率,患者年龄构成,病情分期,治疗模式,总体生存等方面各年都保持基本一致,但微创手术比例升高。
日本食管癌数据收集基于其全国联网的国家临床数据库,其资料详实,精确到个人,且注重患者隐私保护。我们与日本人同为黄色人种,食管癌也是以鳞癌为主,治疗理念近似,因此日本的数据非常值得借鉴。
总体来说,2015年,在接受食管切除术的5172例患者中,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59.9%。手术死亡率0.79%。这些都明显优于欧美的食管癌治疗效果。
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无分期则无治疗,不同分期代表从早期到晚期的不同阶段,其治疗手段,强度,预后自然不同。我们再看不同分期的食管癌的预后数据。先上图

不同临床分期食管癌术后生存曲线

不同病理分期食管癌术后的生存曲线
由于该报告数据量很大,本文仅贴出最重要的按照日本JES 第10版分期的食管癌术后的生存数据,按照国内通常采用的UICC(国际癌症控制联盟)分期所得的数据也基本一致。我们大致可知,食管癌手术后从早期的80%左右的5年生存率逐层下降到约25%左右的晚期5年生存率。
理解这样的生存率还要知道,罹患食管癌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见下图,日本80%的食管癌患者年龄大于60岁。>80岁的患者比例高达10%。这样的高龄人群,即使没有食管癌,也可能因其他疾病或意外造成生存率的下降。

日本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构成
也许有人问了,这是日本人的食管癌数据,能代表国内水平么?日本的食管癌的治疗水平是世界领先的,我也以此专程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研修,学习他们的临床研究及手术技法,可以说对比中日食管癌治疗,有亲身感受。总体来说,国内高等级医学中心的胸外科医生在手术技法方面是不逊于日本医生的。手术技能的提升依靠严格的培训和数量积累,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病院的食管外科,每年完成约150例各类食管癌手术,已在日本名列前茅,而国内,食管癌的手术量远远大于日本。我们的差距主要在临床研究方面,当然,这方面我们也正在快速追赶。根据国内近来的一些回顾数据,我们的食管癌的总体生存率与日本近似。随着这几年新辅助免疫+化疗+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的开展,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也必然会体现在几年后的远期生存数据上。
本文是侯广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