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先天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发表者:李明 人已读

人的心脏可分为四个部分,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被一层隔膜隔开,如果左右心房之间的隔膜上有未闭合的房间孔,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异常通路,就称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包括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以及卵圆孔未闭。原发孔型缺损和继发孔型缺损都是胚胎发育不良造成的,卵圆孔未闭则较为不同。卵圆孔是胚胎重要的循环通道,一般在婴儿出生后2个月~1年内闭合,若幼儿3岁时卵圆孔仍未完全闭合,就称为卵圆孔未闭。

一、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和危害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与缺损大小有关,缺损越大病情越严重,症状出现时间越早。少数缺损较小的患者甚至可能到老年时才有症状发生。

房间隔缺损的主要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症状。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程度越轻,则病程进展越慢。若未得到治疗,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缺损较小的患者可能自然愈合,缺损稍大的患者在儿童时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到成年期才会出现相关的症状和表现。室间隔缺损的典型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受限。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易感到心悸、胸闷、气短,患者体力较差,容易感到疲倦。而缺损较严重的患者在幼儿时期就可能出现症状,表现为发育迟缓、食欲不振、容易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随着病程进展,会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缺氧症状,指甲和唇、舌发生紫绀。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可能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有房间隔缺损的人群患脑血管栓塞的风险较常人更大,极少数患者可能并发脑卒中。

二、房间隔缺损的病程发展

房间隔缺损会造成心房内血液从左向右分流。由于肺循环能够容纳大量血液,在病程发展的早期阶段,患者的肺动脉压正常,活动能力不会受限。因此,多数患者在儿童时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发育较健康儿童更缓慢,且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体质相对虚弱。随着病程发展,由于血液长期向右分流,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负担逐渐加重。多数患者在青年期开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容易疲劳,经常咳嗽。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乃至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在运动后可能出现昏阙、咳血等症状,身体上会出现紫绀。病程发展至晚期,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等病理变化,可能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三、房间隔缺损的类型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第一房间隔和心内膜垫发育异常造成的房间隔缺损,被称作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原发孔型缺损发生于冠状静脉窦前下方,靠近二尖瓣瓣环。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多会与二尖瓣裂合并发生。

相较于继发孔型缺损,原发孔型缺损较为少见,一般病情更复杂,更加严重。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程进展较快。若并发有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在幼儿期出现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若未及时治疗的患者易出现心力衰竭,可能并发肺水肿。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见右心室增大,有较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左心室也会增大。

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第二孔过大或第二房间隔发育不良,会造成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发生于冠状静脉窦后上方,根据缺损的解剖位置,又可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和混合型。中央型缺损发生率最高,一般症状较轻;下腔型和上腔型房间隔缺损较少见,混合型房间隔缺损则是数种房间隔缺损并发,通常缺损较大,病情相对复杂严重。

大多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可自然闭合。3个月以下患儿,缺损直径<3mm时,缺损必定会在2岁以前自然闭合。缺损直径在3~8mm之间的房间隔缺损大多都可以自然闭合。若缺损直径>8mm,自然闭合概率较低。

3、卵圆孔未闭

在胚胎时期,卵圆孔是必要的循环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通过卵圆孔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为胎儿提供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新生儿时期卵圆孔未闭并非先天心脏病,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卵圆孔一般会在婴儿出生后2个月~1年内闭合,如果幼儿3岁时,卵圆孔仍未闭合,则可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心脏病,大约20%~30%的成年人可诊断出卵圆孔未闭。

若卵圆孔直径<2mm,为小卵圆孔未闭;卵圆孔直径在2mm~4mm之间,为中卵圆孔未闭;卵圆孔直径≥4mm,为大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可导致栓塞、脑卒中、偏头痛和低氧血症,同时也是减压病的高危因素。有卵圆孔未闭的人发生减压病的风险更高,不可从事相关职业。

小卵圆孔未闭通常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可以不做手术。如果卵圆孔未闭缺损较大,心脏内血液出现明显分流,可能导致外周动脉栓塞、脑卒中、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可出现气促、晕厥、暂时失语、肢体麻木发凉等症状,需要及时通过手术修补治疗。

四、房间隔缺损的诊治

房间隔缺损较大的婴儿在哭闹时可能出现口唇青紫的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发育迟缓。患儿通常免疫力较差,容易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若房间隔缺损明显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发育,就应当及时就医。成年人若长期体质虚弱,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心跳出现杂音、有不明原因的偏头痛,有可能是卵圆孔未闭或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应当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临床上,一般可通过体格检查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确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楚地显示房间隔的解剖结构,医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首选方法。若确诊房间隔缺损,建议尽早治疗,避免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心内膜炎。

三种房间隔缺损都可以通过房间隔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高,且预后良好,患者通常可以完全治愈,自然寿命和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其中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除去需要填补房间隔缺损外,往往还需要修复二尖瓣,手术过程中需要避免对房室结造成损伤,手术难度相对更高一些。

对于没有抗凝治疗禁忌症、没有原因明确的脑栓塞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或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可采用介入封堵手术进行治疗。相较传统的外科封堵手术,介入封堵术创口更小,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是目前治疗房间隔缺损的首选方法。由于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往往病情更复杂,多并发有二尖瓣裂,通常不能选择介入封堵治疗。

进行介入手术后,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需要在半年内服用抗凝药物。在术后的3个月、6个月和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当定期检查血常规。日常生活中有出血倾向,如发生牙龈出血、鼻血、大便发黑等现象时,应及时就医。在生活中,需要避免对心脏造成太大负荷,不可熬夜,应当注意休息。日常可使用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避免便秘。当排便不畅时,可使用开塞露等帮助排便,应当避免用力排便。不可剧烈运动,应当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房间隔缺损的预防

1、诱发房间隔缺损发生的相关因素

(1)母亲怀孕早期发生宫内病毒感染会增加先天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2)母亲在怀孕时,接触放射线或有害化学物质。

(3)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4)母亲在怀孕期处于嘈杂的工作环境中,胎儿发生房间隔缺损的概率会显著提高。

(5)部分会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会导致患儿发生房间隔缺损。

2、房间隔缺损的预防

因此,要避免胎儿发生房间隔缺损,建议从准备生育前半年内开始,夫妇双方都应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应当戒除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处在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保持平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疾病,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此外,还应该定期进行孕检,若胎儿有较严重的畸形发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本文是李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