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查出肺结节?关注这三点很重要!

发表者:郭晓彤 人已读

疫情期间,很多从来没有体检的人被迫做了肺部CT,查出很多肺部小结节,肺部CT报告上“肺结节”或是“磨玻璃结节”字眼尤为令人担忧。怎么突然长了肺结节?多大概率是肺癌?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01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而是医学影像学的一种术语。简单来讲,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0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亚实性肺部阴影。

根据病灶大小分类,肺结节可分为三类:微小结节:直径<5mm;小结节:直径为5-10mm;肺结节:直径为10-30mm。


根据密度成分,肺结节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混杂性磨玻璃结节):

1.实性结节:密度较高,影像上看起来实打实的、边缘非常清晰的结节;

2.纯磨玻璃结节:像棉絮一样浅淡、半透明,在CT上跟磨砂玻璃一样故而得名;

3.部分实性结节:是上述两种成分的混合,也是三类中恶性概率最高的结节。


02

肺结节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肺结节的原因较多,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因素。其中细菌、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以及病毒感染都会引起肺结节的出现,既往有过肺部炎症,治愈以后,局部形成的粘连瘢痕,也会表现为肺结节。

非感染因素包括石材粉末和煤炭粉末的吸入,自身免疫疾病导致肺泡被炎性物质填充而形成肺结节;另外肺部肿瘤早期可表现为结节样改变,特别有毛刺、分叶、空泡、胸膜牵拉表现时,要特别注意。

03

肺结节离肺癌有多远?


1.超95%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结节

肺结节可以表现为单独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超95%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结节,不需要手术干预:肺部陈旧的疤痕:很难消失,但没关系,只是岁月留在你肺部的痕迹,对你的健康没有影响;小的良性肺结节:不需要动手术切除,甚至连药都不用吃,只需要定期复查就行;还有一些可能不是肺的结节,而是淋巴或者胸膜组织的增大等,这些也都是良性的,对身体没有伤害。


2.肺结节要不要紧,关键看这3点

先看“性质”,到底是“实性”还是“亚实性。相比之下,“亚实性结节”应更引起大家的重视,检查报告上看到“磨玻璃”三个字要更加警惕。

磨玻璃是指从影像结果上,看起来比较朦胧,观察结节边缘有晕开的感觉。数据显示,纯磨玻璃样结节中约有34%为肺癌,随直径增加,肺癌可能性会增加;而混杂性玻璃结节中有40%-50%为肺癌,随直径增加,肺癌可能性增加。


再看“高危因素”,你是否具有肺癌高危因素。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指出,肺癌高危人群是指年龄大于40岁的,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吸烟每天一包持续 20 年或每天 2 包持续 10 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者;长期被动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者;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或者肺癌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在肺结节的检出率上,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其实差不多,但高危人群检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一些。


再看“大小”,你的肺结节有多大。肺结节根据大小分为微小结节(直径<5mm)、小结节(直径为5-10mm)和肺结节(直径为10-30mm)。

绝对大多数人体检发现的属于小结节,肺结节的恶性程度与肺结节大小有关,通常结节体积越大,恶性的概率就越高。

3.随访对判断良恶性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有的结节无法确定判断良恶性,这时医生会建议你去随访,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随访一段时间后的结节变化情况,是判断良恶性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的诊断,不是100%的疾病诊断。很多结节,特别是很小的结节,影像学的特征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需要在系统的随访中,观察这个肺结节的影像学变化,结合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来做出最后的判断。

所以,随访很关键,一定要按时去!

最后,面对肺结节,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冷静理性、科学对待


首先要带上详细的影像资料去医院就诊,如果明确是肺癌或者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肺高危结节,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常用的术式为经胸腔镜下肺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术,创伤小、愈合快,对生活影响较小。

根据肺癌分期,医生会进一步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术后辅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能极大提高生存率。

如果医生判断目前这个结节没有看到有恶性表现,就以随访为主。

随访是目前肺结节的主要防治手段,但因为CT的放射性损伤,患者对经常做CT还是有一定顾虑,尤其是哺乳期、孕妇和婴幼儿应该尽量避免CT或X线检查;但成人一年10次以内的CT检查都是能够接受的,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实际病情咨询医生。


本文是郭晓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