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岁的我终于摘掉了乙肝的帽子!
“ 病耻感 ”
在很早之前我就听过这个词
只是那时候的我还无法理解
为什么会因为生病而产生这种感受
直到后来
“乙肝”贸然闯进我的生活
一些小细节
在每时每刻提醒我
“你与别人不一样”
让我感到自卑和羞愧
……
01
晴天霹雳
我的生活自此改变
回想起这件事情还得从再平常不过的单位体检说起,32岁,正值壮年,我从没想到自己的身体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检查出肝功能异常的时候,我也只觉得大概是熬夜、劳累所致,直到我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时发现乙肝,这一瞬间人都是懵的。
印象中并没有乙肝这方面的家族史,我想跟家人再次确认,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没有家族史原本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也因为全家就我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显得我在这个群体中有些特殊,因为我解释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感染上乙肝,郁闷又无奈。
后来我需要口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这药一吃就是三年,其实最开始我曾抱有期待,想过是不是有一天这个病会突然就好了?但是在查了很多资料之后,逐渐地接受了“不可治愈,需要长期服药”的现实,遥遥人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从查出来乙肝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会注意划分家庭用具、躲开同事的聚会邀约、每年拿到体检结果也会下意识的挡住肝功能结果那一栏等等……
02
迎来转机
或许能够临床治愈!
一次工作调动,就近原则,我从原来的医院转到了浙大二院复诊,但就是这个稀松平常的举动却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诊室里,感染性疾病科唐翠兰主任医师在看了我的乙肝三系报告后,问我对乙肝这个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的想法,是接受长期服药还是改变治疗方案,争取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乙肝能治好吗?”,我重燃了希望。同时又查找了一下唐医生所说的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方案,似乎尝试的人很多。
我想把乙肝治好,但大家说的药物反应也让我担心犹豫。
回头看,小家刚迎接了第二个宝宝的到来,这个家庭需要我更多的支撑,而乙肝在我未来每一步都可能埋下不确定的地雷,这比所谓的药物反应更骇人。
在和家人沟通后,我选择尝试新的治疗方案,兴许会如医生所说,我就是充满机会的“优势人群”,通过治疗,我能获得乙肝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得到“金牌”,临床治愈!
调整新的治疗方案前,乙肝两对半的表面抗原是680 IU/ml,在克服了首针干扰素产生的“流感样”症状,治疗一个月时我复查化验,却发现表面抗原不降反升到900 IU/ml左右。这个突然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
前往医院咨询唐医生,唐医生耐心的告诉我这是一个常见的波动现象,通常会出现在治疗前期,并且鼓励我继续治疗至3个月时复查,届时判断疗效。唐医生还主动添加了我的联系方式,嘱咐了许多在整个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注意事项,让我悬着的心落了地,对于这条治疗之路也充满了信心。
03
重获新生
终于迎来这一天!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终于来到了医生说的第三个月复查时间。机器里出来的化验单结果,让我很震惊:表面抗原0.29 IU/ml!这火箭速度般的下降速度让我难以置信,握着检查单,我激动得双手颤动,反复揉搓眼睛确认上面的数值,生怕自己看花了眼。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内心充满希望的感觉了,这次我决定无论多难都得把后面的治疗坚持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治疗到半年的时候,我如愿得到了“金牌”---表面抗原转阴,“临床治愈”,接下来只要继续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就可以安全停药,摆脱长期用药的困境。
对于这一天,我已经期待太久了!
治疗这半年来,原先担心的诸多药物反应在我身上并没有排山倒海的袭来,我很幸运遇到这位责任感十足的主任,帮助我,鼓励我。
如果非要说最明显的药物反应,数消瘦最为明显。半年时间体重下降10斤左右,我似乎达到了所有减肥人士最羡慕的状态,但家里人有些隐隐担忧,所以在之后的每一次复查时都要我询问何时才能停针?
唐主任看出了我顾虑,给我解答现在并不是停药的最佳时机,干扰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减轻,在停药后是可以恢复的,建议我再坚持两三个月,保证胜利的“果实”。
巩固治疗3个月后,我急匆匆前往医院,一路上都在想着幸运之神一定要眷顾我啊!
“乙肝表面抗体146 mIU/ml,可以停药了,定期复查。”听到唐主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整个人突然感到一阵轻松:以后我再也不必为这颗隐形地雷担忧了。
回想这一路,从起初的绝望到勇敢尝试,再到成功战胜乙肝。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我的乙肝临床治愈了!战胜乙肝,重获新生!
本文是唐翠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