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民 三甲
李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癌--难以抚平的“痛和悔”

1403人已读


胆囊癌,但其恶性程度远高于肝癌,预后也远差于肝癌。" data-filename="" data-width="1152" data-height="1468" data-server-rendered="true" class="image-container holder read-only">

大多数人知道肝癌是“癌中之王”,却鲜有人知胆囊癌,但其恶性程度远高于肝癌,预后也远差于肝癌。

写在帖子之前

胆囊癌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我想写却一直未动笔,终于这几天下定决心总结分享给大家。最近一个月接诊了五位胆囊癌患者,三例只能姑息治疗,一例术中探查仅能非根治切除,还有一例正在评估,希望能有机会根治性切除。其中四例患者本应在癌变前就该治疗,却直到不可挽回了才来就医,给患者和家属都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长期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什么是胆囊癌?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

多发生在胆囊底部和体部,发生于胆囊管的胆囊癌难以区分是胆囊癌侵及肝门胆管还是肝门胆管恶性肿瘤侵犯胆囊管。

腺癌为主。

胆囊癌的特点

  1. 流行病显示,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3㎝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1㎝结石患者的10倍;胆囊结石至发生癌变的时间约为10-15年(俗称“老结石”)。
  2. 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是时已经是中晚期,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3. 极易扩散和转移,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都覆盖:①直接侵犯,癌灶可向肝脏侧生长形成肿块(很多患者是发现肝脏肿块就诊),也可沿着胆囊壁向肝外胆管浸润生长(很多患者是因为肿瘤侵犯肝外胆管,导致胆道梗阻形成黄疸就诊);②脉管转移,最常见的是淋巴结途径,也可以沿着肝门区神经、结缔组织等转移。癌细胞可经胆囊淋巴结向肝门区和上腹部淋巴结转移,一旦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手术就很难完全清除;③血运转移。癌细胞可经胆囊静脉回流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肝脏,引起肝脏内转移或者肝外其他脏器转移;④种植播散。癌细胞从病灶脱落后掉入腹腔,种植在网摸、肠管和腹壁,形成转移灶和刺激产生癌性腹水。
  4. 胆囊癌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

因此,能够早期诊断,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则至关重要。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胆囊癌恶性程度极高,即使手术切除后长期生存率也很低,故重在预防。

  • 胆囊巨大结石,教科书指出>3cm(个人偏向于2cm);
  • 胆囊单发息肉,基底部宽大或直径>1cm,或短期内快速变大;
  • 胆囊腺瘤(良性病变,但可能会癌变);
  • 萎缩胆囊或瓷化胆囊(慢性胆囊炎,具有癌变风险)。

也就是说,大多的胆囊癌患者都有迹可循,尤其是长年胆囊巨大结石,不要犹豫,避免由一个简单的疾病演化为无法治愈的癌症,追悔莫及!!!

胆囊结石经过一个简单手术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而胆囊癌却改变了一位患者的人生和一个家庭的命运,尤其是因结石诱发癌变,最终留给整个家庭更多的是痛苦和悔恨!




李民
李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