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发表者:王坤宇 人已读
患者必须清楚一旦患了癌症就要做好长期与之斗争的准备,在美国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份全职工作,把持续的检查与治疗看成是自己不得不去为之奋斗的一份全职工作,直到最终达到治愈。肺癌治疗后随访的目的与内容包括:评价治疗疗效、监测原发肿瘤的复发、关注第二原发癌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或模式,肺癌经过治疗后都应该终身随访,如果是术前治疗应每月检查1次,以便及时判断治疗效果,完成治疗后应进行再分期检查,以最终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其具体内容与初次检查相同。
如果是术后复查,随访间隔需要根据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是否合并高危复发因素等进行调整。
原位腺癌:术后复发比较少见,如无明显残余病灶,AIS术后可每年复查1次胸部CT平扫,不必复查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气管镜或肿瘤标志物。
微浸润性腺癌:术后复发比较少见,若无明显残余病灶,MIA术后可每年复查1次胸部CT平扫,不必复查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或肿瘤标志物。
浸润性腺癌:依照肺癌NCCN指南随访。
ⅠA期浸润性腺癌:前3年,每6个月复查1次胸部CT,每年复查1次头颅磁共振、骨扫描、腹部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第4~5年,每年复查1次胸部CT、头颅磁共振、骨扫描、腹部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
ⅠB期~ⅢB期:前2年,每3个月左右复查1次胸部CT,每年复查1次头颅磁共振、骨扫描、腹部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第3~5年,每半年复查1次胸部CT,每年复查1次头颅磁共振、骨扫描、腹部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
在常规检查期间若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疼痛和其他肿瘤扩散的症状,不要拘泥于上述时间的限制,应及时给患者作相应检查。
肺癌复发有3种类型,即肺的局部复发、临近部位复发和远处转移。故全面检查包括严格询问病史及体检。余肺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此外常见于脑、骨、肝、肾上腺等脏器。常用方法为胸腹部CT、脑颅CT、全身骨扫描、腹部B超、PET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