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声音嘶哑”,家长如何应对?
儿童“声音嘶哑”,家长如何应对?
在门诊中,常常可以碰到发声自带磁性的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小“烟嗓”,耳鼻喉医生都会多问一句:“是不是平时爱喊叫啊”,这时家长就会很惊讶:“就是就是,您怎么知道?”殊不知,这是耳鼻喉医生的职业敏感呢。
儿童时期的声音嘶哑,除非因为喉部结构异常、一些特殊感染如乳头状瘤、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外,很多声音嘶哑都和饮食习惯和用声习惯有关。因为这时候,孩子们的脾胃较为虚弱,常常因为“中气不足”出不了大声讲话,就会用咽喉部位用力发声,导致局部过度摩擦、碰撞,继而水肿、增厚,甚至形成小茧子,也就是常见的“声带小结”,这样,孩子的声音就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在家休息就好了,回到学校就犯了,或者情绪一激动也能瞬间嘶哑,长期反复后就一直是这样了。
除了爱喊叫的原因,当然还和生活习惯有关,这些孩子大多爱吃凉的甜的,有的睡前又吃又喝,这样脾胃虚弱,夜间就容易导致胃食道反流,不但刺激声带黏膜病变,还会引起睡眠不安、翻滚、趴着睡、做吞咽动作、或者张口呼吸,甚至打鼾,或者越来越瘦弱。
结合以上原因,发现孩子声音嘶哑的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做喉内窥镜检查明确病变原因,如果真的是儿童声带小结,或者慢性喉炎也不必担心,可以口服中药治疗,或者进行发声训练,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嗓散结丸、黄氏响声丸等中成药,但记得搭配香砂养胃丸或健脾丸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益胃的中成药一起服用哦,治疗中一定要顾护脾胃,疾病才会好得更快,疗效更明显。
另外,我们还要交代几句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
1、避免大声喊叫,尤其是担任班干部,负责喊口号的小朋友,请家长这时一定要站在孩子健康的一方,合理引导孩子不要过度用嗓。
2、在室外时,一定避免迎风吃喝东西,或者迎风哭喊,尽量不要受凉,否则会加重病情。
3、不要多喝水,但需要勤喝水保持口咽黏膜湿润。
4、避免睡前吃喝,平时不要吃过于寒凉及过甜的食物,尤其是在吃火锅或者烧烤的时候,冷热刺激也会导致疾病反复。
5、注意前胸后背及腹部的保暖。
本文是李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