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骨骨折伤口护理与康复
该文章仅适用于我所诊治的患者参考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多为高坠伤或者不经意间从高处跳下造成, 30-50岁男性多见。移位不大的骨折经常被患者本人忽略,认为躺床上养养或贴膏药就能好,而其实早年跟骨骨折致残率高于30%,其根本原因是不下地走路不疼,但随着时间延长,随着患者下地走路及站立的时间延长,患者的疼痛逐年加剧,甚至不走路都会出现疼痛,而这时,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骨折切开复位精确固定的手术开展,跟骨骨折的致残率降低了,但手术切口愈合仍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影响伤口愈合的相关因素:长期吸烟,嗜酒,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年龄较大及严重粉碎骨折的患者,都会有切口愈合差及感染风险,从血运的角度看,跟骨处的皮肤是离心相对远的部位,血供也相对差,所以切口感染是制约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从临床来看,很多患者回家后不注意足部的卫生,譬如盖被及床上物品不够清洁,患者侧卧及仰卧时不自觉的压迫伤口,自我照顾不周、营养不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单腿蹦着下地,造成患足下垂时间过长,而又不敢着地,下肢静脉及淋巴回流不畅,是足踝部肿胀的原因,也是伤口周围充血感染的原因之一,所以伤口未愈合3周内下地,应该双拐保护,足踝部支具保护固定,前足着地行走,尤其注意去卫生间时防止滑倒,严禁蹦跳下地。
从伤口消毒来看,安尔碘棉球对伤口消毒,隔日一次,消毒太勤会造成足部周围皮肤过敏起红疹。伤口渗血及黄色渗出物7-10天,逐渐减少,术后10天左右伤口无渗出后,再坚持消毒3天后伤口干燥无渗出,可以不换药,手术3周后拆线或缝线自行脱落。如伤口出现红肿,可以口服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3-5天。如伤口破溃不愈合,可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拭伤口,生长因子凝胶外用,促进伤口生长。及时上传伤口外观照,指导治疗。
跟骨骨折康复锻炼,卧床期间可以进行屈膝,背曲踝部,足趾背曲活动,可以足部踩墙或布带拉伸前足,练习踝关节活动。术后一个月伤口愈合后,适当前足着地负重,术后一个半月,全足部分负重,需要扶双拐调整后足负重,术后2个月完全负重,练习行走,术后2个半月练习适当下蹲,维持3-10分钟,不是蹲起,直至足跟部完全着地为止。术后3个月后逐渐脱拐练习行走,一般术后半年至10个月恢复正常行走,如果出现跛行,是患足肌肉恢复及完全负重差,急于脱拐行走所致,应缓慢行走,患足完全负重,维持患足单腿站立3分钟后再逐渐行走,可以恢复。
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拍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决定下一步行走的强度及距离。

本文是黄海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