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知名青年歌手因“黑素瘤”去世,儿童也会有黑素瘤吗?

发表者:陈琢 人已读

昨日上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中拿下全国亚军的歌手,未满37岁的张恒远因病去世的消息冲上热搜,新闻爆料,其离世原因是得了“黑素瘤”,致使“黑素瘤”这一关键词也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二名。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但其早期治愈率较高,故黑素瘤的早期发现很关键。幸运的是,不同于肺癌、肝癌、肠癌这种内脏肿瘤,黑素瘤绝大部分是发生在体表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自检皮肤,就可以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疗。成人的黑素瘤自检怎么做各大媒体公众号都已经做了较多的宣传,那么儿童作为一类特殊人群,也会有黑素瘤吗?会的。儿童的黑素瘤和成人一样表现吗?不,有差异

首先,虽然发病率极低,只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3%,但黑素瘤是儿童最常诊断的皮肤癌,且年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2%,而媒体、公众、医疗界人士的关注度普遍在成人黑素瘤中,对于儿童黑素瘤的警惕性低,且因儿童黑素瘤常与传统成人黑素瘤不同,容易被忽视。与成人不同,儿童黑色素瘤表现为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较厚的病灶和较晚期的疾病,是一种需要呼吁关注的恶性疾病。

儿童黑素瘤与成人黑素瘤有极大的差异。

黑素瘤,顾名思义,是黑的,但儿童的常是不黑的。儿童黑素瘤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Spitz样黑素瘤,第二类是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中发生的黑素瘤,第三类是类似于成人的传统黑素瘤。

图2.png

第一类:低龄儿童(青春期前)最常见的是Spitz痣样黑素瘤,外观经常是红色的,很难将其与色素痣、黑素瘤联想到一起。

图3.png

第二类:是在原有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上发生的黑素瘤。

图4.png

第三类:见于青春期后较大的儿童,属于传统的同成人一样,由原先存在的痣上癌变而来,或直接皮肤上长出来的黑素瘤。

知道了以上儿童黑素瘤的特点,我们就要从这三类来进行自检。

1、对于儿童身上新长出来的体表小肿物,不论是不是黑的,都建议皮肤科门诊面诊一次。

2、对于一些先天性的黑素细胞痣,因其癌变风险明显高于后天获得性痣,所以应做规律的日常自检,包括照片记录及触诊,越大的痣应自检的约频繁,有任何除等比例增大外的变化,都应该及时面诊。一般推荐12岁前每年一次面诊评估,12岁后每半年一次面诊评估。

3、对于身上已经出现的痣,一般3mm以下、色素均匀、结构对称的,不需要特别担心,其余的痣需按照传统的ABCDE法则来进行自检。因亚洲人中,原发于肢端的黑素瘤约占 50%,常见的原发部位多见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肢端部位;原发于黏膜,如直肠、肛门、外阴、眼、口鼻咽部位的黑色素瘤占 20%~30%,故推荐对于特殊部位的痣应当尤其注意自检,除以上提到的部位外,尚包括:头皮、耳、乳房、膝盖、手肘。

下面附上传统的ABCDE法则及儿童的改良版ABCDE法则,成人一般自检参照传统法则,儿童的自检需同时参照这两版法则。

表1.jpg

表2.jpg

参考文献

[1] Borad A, Deianni E, Peña K, Burjonrappa S. Pediatric Melanoma: Geographic Trends in Incidence, Stage,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n 5]. J Surg Res. 2023;290:215-220. doi:10.1016/j.jss.2023.04.025

[2] 中国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版)

[3] Caccavale S, Calabrese G, Mattiello E, et al. Cutaneous Melanoma Arising in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Dermatology. 2021;237(3):473-478. doi:10.1159/000510221

[4] 陈琢,陈戟,毕新岭.儿童黑素瘤诊断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0,13(01):31-33.

[5] Moscarella E, Lallas A, Kyrgidis A, et al. Clinical and dermoscopic features of atypical Spitz tumor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2015; 73(5):777-784.

本文是陈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