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风险因素汇总
肺癌发病一般讲是由于细胞微环境改变造成关键基因突变,或者衰老等因素造成自身免疫低下无法像杀毒软件那样控制处理杀灭癌基因。据统计,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占比最大的群体,约占85%,其中,肺腺癌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占比最大的一种亚型,约占55%,而基因突变发生率在肺腺癌当中又是最高的[1]。在我国肺癌人群的统计中,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的发生率最高,可高达48.4%(见图1饼图B);另外,就算是肺鳞癌这种很少发生基因突变的类型,EGFR突变的发生率也在4.3%左右(见图1饼图C)[2]。

图1 中国人群肺癌驱动基因分布情况(饼图A指在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驱动基因的发生率;饼图B指在肺腺癌患者中驱动基因的发生率;饼图C指在肺鳞癌患者中驱动基因发生率。
卫健委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
筛查和诊断
国家癌症中心于 2020 年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标准》以及 2021 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 北京)》中,建议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建议肺癌高危人群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吸烟:吸烟包年数≥30 包年,包括曾经吸烟≥30包年,但戒烟不足 15 年。
(2)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 年。
(3)患有 COPD。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至少 1 年。
(5)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
注 1: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 20 支)×吸烟年数
注 2: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一)肺癌的危险因素。
国家癌症中心于 2021 年发布了《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其中,对中国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归纳如下:
1.吸烟和被动吸烟
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香烟在点燃过程中会形成 60 余种致癌物。烟草中的亚硝胺、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苯并芘等,是对呼吸系统致癌性很强的物质。1985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吸烟为肺癌病因。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的种类、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的年限、吸烟量有关。在一项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吸烟人群与肺癌的研究文献进行的 Meta 分析显示,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不吸烟者的 2.77 倍(比值比:2.77,95% 置信区间:2.26~3.40)被动吸烟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见于女性。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联最早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报道。Stayner等在 2003 年对 22 个工作场所烟草暴露与肺癌危险的研究进行 Meta 分析表明,非吸烟工作者因工作环境被动吸烟肺癌的发病危险增加 24%(相对风险率=1.24,95% 置信区间:1.18~1.29),而在高度暴露于环境烟草烟雾的工作者的肺癌发病危险则达 2.01(95% 置信区间:1.33-2.60),且环境烟草烟雾的暴露时间与肺癌有非常强的关联。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病变,可导致肺泡破坏,支气管腔狭窄,终末期出现不可逆性肺功能障碍。在对国内外 1995 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探索 COPD 与肺癌关联强度的研究系统检索并进行 Meta 分析的结果显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中,COPD 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分别是无 COPD者的 1.43 倍(相对风险率:1.43,95%置信区间:1.14~1.81)和 1.57 倍(相对风险率:1.57,95% 置信区间:1.20~2.05)。
3.职业暴露多种特殊职业接触可增加肺癌的发病危险,包括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
Lenters 等对 1950~2009 年发表的 19 篇关于石棉和肺癌的 Meta 分析显示,每增加 100 f /ml 石棉暴露,肺癌风险增加 66.0%(相对风险率:1.66,95%置信区间:1.53~1.79)。
氡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当人吸入体内后,氡衰变产生的放射性粒子可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含铀矿区周围氡含量高,而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等,特别是含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欧洲、北美和中国的三项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氡浓度每增加 100Bq/m3,肺癌的危险分别增加 8%(95% 置信区间:3%~16%)、11%(95% 置信区间:0~8%)和 13%(95% 置信区间:1%~36%)。
铍是一种碱性稀有金属,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通讯、电子以及核工业等方面。铍和铍化合物已被美国国家毒物学办公室列为已知的人类致癌物。镍是天然存在于地壳中的金属元素。金属镍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镍精炼和电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 1987 年将镍确认为Ⅰ类致癌物。国内有学者通过体外研究证实,镍化合物(如氯化镍)可激活人肺癌细胞中的 TLR4 信号途径,而 TLR4/MyD88 的信号转导促进了镍诱导的人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室内煤烟暴露是肺癌的危险因素。Zhao 等对中国人群研究的 Meta 分析显示,室内煤烟暴露可使肺癌风险增加 1.42倍(比值比:2.42,95%置信区间:1.62~3.63),使女性肺癌风险增加 1.52 倍(比值比:2.52,95% 置信区间:1.94~3.28)。
4.肺癌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肺癌患者中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这些发现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Matakidou 等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肺癌家族史与肺癌的相对风险率为 1.84(95%置信区间:1.64~2.05);林欢等报道了633 例的肺癌家系调查,家系中有 1 个肺癌患者的调整比值比为 2.11,2 个以上的肺癌患者调整比值比达到 4.49。在非吸烟者中则为 1.51(95%置信区间:1.11~2.06)。目前认为涉及机体对致癌物代谢、基因组不稳定,DNA 修复及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的基因多态性均可能是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其中代谢酶基因和 DNA 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两个方面。
5.其他
与肺癌发生有关的其他因素还包括营养及膳食、体育锻炼、免疫状态、雌激素水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乳头瘤病毒)、肺部慢性炎症、经济文化水平等,但其与肺癌的关联尚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1. 吸烟: 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2.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亚洲人群中非吸烟女性的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推测可能与二手烟暴露和厨房等场所的环境油烟暴露有关。
3.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4.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5. 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6. 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
2020版NCCN肺癌筛查指南
肺癌的危险因素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包括二手烟),职业性致癌物质的暴露(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柴油废气、煤油烟等),氡的暴露,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如肺癌、淋巴瘤、吸烟相关恶性肿瘤,如:膀胱癌及头颈部肿瘤等),肺癌家族史,肺部相关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激素替代治疗(女性)。
高危险组1的入组标准:55~77岁;30包/年或以上吸烟史;具有吸烟史,而戒烟时间短于15年。新版中将年龄从74岁增加到了77岁,主要考虑到人群预期寿命。
高危险组2的入组标准:50岁或者以上;20包/年或以上吸烟史;有至少一条高危因素(二手烟除外)。对于此类人群,指南推荐进行低剂量CT筛查。延长的原因。对于此类人群,指南推荐进行低剂量CT筛查,且即使首次检查为阴性或者结节大小未达到进一步检查标准,仍然推荐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
中危险组的入组标准:50岁或者以上;20包/年或以上吸烟史(包括二手烟暴露);无其他高危因素。指南不推荐对此类患者进行低剂量CT筛查。
低危险组的入组标准:50岁以下;20包/年以下吸烟史。指南不推荐对此类患者进行低剂量CT筛查。
注解:
1.肺癌筛查适用于肺癌的高危潜在治疗对象。胸部x光不推荐用于肺癌筛查。
2.所有目前吸烟的人都应该被劝告戒烟,既往吸烟者应该被劝告保持戒烟。
3.肺癌筛查不应被认为是戒烟的替代品。吸烟史应记录吸烟者的既往暴露程度(以包年计)和已戒烟时长。
4.被特别识别为肺部致癌物为:二氧化硅、镉、石棉、砷、铍、铬、柴油烟雾、镍、煤烟和烟尘。
5.在肺癌、淋巴瘤、头颈癌或吸烟相关癌症的幸存者中,新发原发性肺癌的风险提升。
6.二手烟暴露的致癌性异质性较强,且该暴露可变性较大,风险增加的证据各不相同。因此,二手烟并不独立地被认为是推荐肺癌筛查的一个充分危险因素。
7.虽然随机试验证据支持筛查截至77岁,但是否需要对77岁以上的人群实行筛查,尚无定论。目前认为,只要目标还是潜在的肺癌治疗对象,就可以纳入筛查人群。
8.所有的筛查和随访胸部CT都应在低剂量(100-120kVp和40-60 mAs或更低)下进行,除非需行增强CT以评估纵隔异常或淋巴结。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2015年《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建议将高危人群定义为:
(1)年龄50岁-75岁;
(2)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①吸烟≥20包/年,或者吸烟指数400年支以上(吸烟指数=吸烟的年数×每日吸烟的支数),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本文是李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