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_好大夫在线
8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分类

发表者:张海龙 人已读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问题和皮肤病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化妆品已经成为引起面部过敏性疾病的首要因素。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分为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和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常由香料、防腐剂、乳化剂、抗氧化剂、防晒剂、植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及颜料或染料等成分引起, 最常见的是香料和防腐剂。


ICD是一种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皮肤炎症,一次涂抹或多次刺激均可能发病,是外界物质通过非免疫性机制造成的皮肤反应,与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强度、刺激物的浓度和剂量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是否完整有关。

ACD的发病机制是Ⅳ型变态反应,其本质是抗原在已致敏的机体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化妆品作为半抗原,当它与表皮细胞中载体膜蛋白以及表皮内抗原递呈细胞即朗格汉斯细表面的免疫反应性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结合后,形成完全的抗原复合物后才能使机体致敏。

化妆品中某些化学成分还可通过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或直接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蛋白酶及趋化因子等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炎症细胞聚集,最终导致接触性荨麻疹的发生。临床上可以通过封闭性斑贴试验、不同浓度斑贴试验及重复性开放性涂抹试验等,来区分是刺激反应还是变态反应。

化妆品痤疮

化妆品痤疮是指由化妆品引起的面部痤疮样皮 损,一般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等。目前的观点认为,化妆品痤疮的机制有以下两种: 一是促进毛囊皮脂腺内的角化异常加速;二是延缓角质的剥脱。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被过多的角质阻塞,使皮脂排出障碍而形成痤疮。引起痤疮的化妆品跟质地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具体成分有关,主要包括:可可脂、棕榈酸异丙酯、羊毛脂、肉豆蔻醇乳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基棕榈酸酯及异硬脂酸异丙酯等。以上结论均来源于动物实验的兔耳模型,并没有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证实,还需后续进一步的研究。


除具体成分外,配方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制作工艺及相互的交叉反应等,都需综合考虑。 部分学者考虑痤疮患者是否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化妆品过敏所致。 除此之外,还与患者自身的皮肤性质(以油性皮肤为主)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部分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过度搓揉及摩擦也可能会导致摩擦部位的痤疮(即机械性痤疮)。

化妆品甲损害

甲用化妆品主要用于各种形式的指甲美容,常见的有指甲油、光疗凝胶甲、雕刻甲及人造指甲等。 常见化妆品甲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反应及甲板甲床受损等。


指甲油的不良反应: 指甲油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和甲板染色。其主要成分为甲苯磺酰胺甲醛树脂,可疑致敏的个体可进行指甲油的斑贴试验。甲板黄染最常见于深红色指甲油连续使用7d后、指甲油停留时间过长使甲角蛋白“颗粒化”,导致甲板受损,指甲油中常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会抑制雌二醇的生成,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洗甲水中的丙酮成分可导致甲板干燥易碎和对甲周皮肤造成刺激。另有研究表明,黑色、蓝色和绿色的指甲油对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影响较大,尤其是蓝色指甲油,去除指甲油或将探头侧夹可减少临床测量误差。

雕刻甲的不良反应: 雕刻甲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甲床瘙痒、干燥、增厚、甲剥离、甲板开裂和甲沟炎等,永久性的甲脱落和感觉异常较少见。雕刻甲中的丙烯酸甲酯单体引起的刺激性反应表现为甲床增厚,伴或不伴有甲剥离;雕刻甲去除剂中可能含有乙腈,在体内代谢成氰化物后可能导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呕吐、癫痫发作、浅呼吸甚至死亡。

光疗凝胶甲的不良反应: 光疗凝胶甲是一种通过专用的LED灯/UV灯照射使光疗凝胶固化的一种技术。其不良反应主要可能是光固化凝胶较易收缩的特性,可能会引起甲板开裂、甲床受压甚至指尖疼痛。光疗胶中的丙烯酸酯也容易致敏,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与指甲油相比,凝胶甲片通常更厚,更易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由于光疗甲是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来固化的,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对手和眼睛的保护。

预成型人造指甲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人造指甲在甲板上停留时间过长(超过2d),黏合剂可能会对甲板造成损伤,包括甲营养不良、甲开裂和甲板染色。氰基丙烯酸酯制剂是一种强致敏剂,黏性强,使人造指甲与甲板的黏附强于甲板甲床之间的结合,外力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甲板开裂甚至甲脱落。另外人造指甲容易携带病原体,导致感染。

化妆品致皮肤色素异常

化妆品引起的色素沉着较常见,与色素性化妆品皮炎(pigmented cosmetic dermatitis,PCD)为同一概念,最主要的原因为接触特殊变应原所致,其中主要包括香水类、化妆品及纺织品等。


分析化妆品色素沉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②化妆品的致色素作用;③某些化妆品中铅汞超标或含有砷,可能导致使用部位的色素沉着。 但并非所有炎症反应均有色素沉着,提示机体的自身易感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化妆品中的光敏物质介导的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也可致色素沉着,如:卤化水杨(酰)苯胺及其相关成分、芬替克洛(硫双对氯酚)、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等均容易引起光敏反应。

化妆品所致的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目前报道较少。可能发病机制包括化学物质毒性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和接触性皮炎后色素减退学说等。目前明确与化妆品色素减退有致病关系的成分包括氨基苯酚、过氧化氢、间苯二酚氢醌及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等化合物。

化妆品致毛发损害

洗发护发剂、发乳、发胶、染发剂、烫发剂、生发水及纹饰材料等发用化妆品均可引起毛发损害。不同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有所不同: ①毛发脱色、毛发变脆和毛发脱落: 发生机制多为物理及化学性损伤,也可能是化妆品中某些成分对毛发本身和毛囊的结构以及功能的破坏,导致毛干中的色素减少或丧失、毛发脆性增加从而引起毛发脱色、变脆甚至脱落,如染发产品中染料、洗发产品中的清洁成分和表面活性剂及烫发产品中的烫发剂等; ②毛发分叉: 发生机制多和化妆品中添加的成分可能导致毛发的营养缺乏,使毛发中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明显减少、毛发质地变脆,比较容易裂开有关; ③毛发断裂: 发生机制是某些化妆品成分可致毛小皮翘起、脱落甚至完全剥蚀,毛小皮的保护作用丧失,毛发容易干燥、变细、发干脆弱易断裂。毛发损害还和消费者使用发用产品不当有关,比如洗发时过量使用洗发产品,导致头发脱脂、干枯;染发以及烫发次数过频,导致头发变脆及断裂等,使头发受到伤害。 所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发用化妆品对保持毛发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化妆品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正规化妆品中不允许添加糖皮质激素类成分,部分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不合格产品可以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表现分为两类:第一类症状具有戒断的特点,由于长期使用添加糖皮质激素的不合格产品,停用后出现皮肤刺痒、灼热不适及肿胀、红斑、鳞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及痤疮加重等戒断症状。第二类为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所致,长期应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可使患者皮肤角质层变薄,真皮乳头萎缩,皮肤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增多,从而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而毛细血管扩张可能是皮肤萎缩的相对表现。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 能够干扰表皮分化, 抑制表皮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DNA合成及细胞增殖,导 致角质层变薄,皮肤出现萎缩; 真皮内蛋白聚糖与糖蛋白 、脂类物质合成降低,导致毛细血管壁胶原纤维间黏附力降低,引起表皮毛细血管显露和扩张; ③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当表皮中脂类物质、水分不断丢失,角质层变薄或“砖墙结构”遭受损害,患者可表现出皮肤瘙痒、干燥及脱屑等。通过无创性皮肤生理学参数检查显示,TEWL显著增高,表皮油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及pH等指标显著降低; ④长期糖皮质激素刺激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趋化功能,导致Th1/Th2细胞亚群失调,CD4+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8+比例显著升高;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降低,从而诱发机体促炎机制失衡,进一步损害皮肤屏障功能,诱发本病发生。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由化妆品中某些成分与光线共同作用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皮炎。化妆品的光感物质可见于防腐剂、染料、香料、不纯净的凡士林以及唇膏中的荧光物质等成份中,防晒化妆品中的紫外线吸收剂、遮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脂类化合物也有可能引起光感性皮炎。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光感性物质,如维A视黄醇、果酸、水杨酸、熊果酸及呋喃香豆素(主要是指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植物精油,柠檬、甜橙、葡萄柚、佛手柑及苦橙等这些芸香科植物)也可以引起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化妆品光斑贴试验可协助化妆品光感性皮炎的诊断,光斑贴试剂盒的选择可依循英国光学皮肤病研究组推荐的光斑贴试验方案,斑试成分包括对氨基苯甲酸、磺胺、硫脲、硫柳汞、硫酸镍、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对羟基苯甲酸脂混合物、柠檬油、肉桂醛、松香及檀香油等。

化妆品唇炎

口红为女性消费者常使用的化妆品,由于质量不同及基料配方的差异,加上消费者体质的不同,在使用口红时也可出现化妆品唇炎。口红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蜡质和染料,羊毛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嘴唇黏膜干裂、剥落,伴瘙痒及疼痛等不适。羊毛脂还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嘴唇黏膜上。


人在进食时能将口红及其吸附在上面的这些有害健康的物质带入体内。一些劣质口红含有违禁成分或限用成分超标,如含有较高量的铅、镉等重金属,铅具有蓄积性,长期吸入会导致慢性铅中毒,引起贫血、腹痛、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脑部神经病变等问题。口红中的人工色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能会转化为突变原诱发肿瘤。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种类繁多,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并指导消费者理性正确的选择化妆品,为化妆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成分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护肤品和护肤材料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美容激光学组.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11):783-786.

[2]吕静,江阳,刘娟娟等.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综述[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4):240-243.

[3]杨森.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 51(11):783-786.

[4]王红,陈洪英,张军武.化妆品痤疮58例临床分析[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3):169-170.

[5]刘梦茜,周园,刘珍如等.甲化妆品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2):163-166.

[6 ] 更多参考文献略。


本文是张海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