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导航丨谢天谢地,不忘祖先,敬畏圣贤
一、谢天谢地
1、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笑谈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当欢场变成荒台,当新欢笑着旧爱,当记忆飘落尘埃,当一切是不可的空白,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2、命运挂在嘴巴上: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好事别念叨,一念叨就跑,坏事别念叨,一念叨就来,再好的事情只要没成,你连神都不能说,你自己正在启动的好事,如果喜欢到处说,那么这件事破局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加,坏的东西呢,把“可要了命了”,“怎么这么奇怪呢”,说成“对呀对呀”、“真好呀”、“真神奇呀”、“太棒啦”、“怎么这么神奇呢”;
3、一天梳三次头吃一餐饭:六度——承载众生从迷茫此岸到解脱彼岸的六条大船,是汉传佛教的禅修方法
(1)布施:财(舍离财物)布施得富贵,法(分享方法)布施得智慧,无畏(赋予信心)布施得健康长寿;舍离对财物的贪着之念,比捐赠财物更重要,更紧要;只有真正明白在佛法禅修里布施的目的,我们才能转为向内看,才会从自己内部去布施,去舍离,去修行;
(2)持戒:持戒是为了保护自己,能够让自己在布施,在舍离自己的贪嗔痴之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有力措施。禅修者为使自己修行能够成功,必须主动严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
(3)忍辱:当一个人走上布施之路,决心舍离自己的恶习时,就会感觉到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持戒也是难以严格遵循的,他会感到沉重的压力。必须像负重的大象一样,稳步向前,这就是忍辱;
(4)精进:只要一个人决心布施掉,决心舍离掉内心的贪嗔痴,就能严格持戒,就能忍辱负重,背负起布施和持戒的重压,一步一步地坚定向前。他很快就能明确体会到这样做带给自己的好处,在这一喜悦的激励下,将奋勇向前,这就是精进;
(5)禅定:禅修者经过长时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训练,内心会越来越平静,内心稳定的力量将越来越强,坚如磐石,不再受外界的任意干扰和左右,他的内部有了越来越强的如如不动的力量,这就是定力;
(6)智慧:佛法上的所有智慧,都必须在定力的作用下,经过实际的体验才能明白,也才能够掌握。从入定到出入定,从心无杂念到如如不动,从唯识到空,从无我到无为,从圆觉到正等正觉,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佛法上智慧,都需要一一实证,也就是要通过实际的体验才能真正明白;
二、不忘祖先
1、树有根,人有祖:要想保证一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什么?树有根,不断向上输送养分;我们今天把人比喻成树,我们的人生之树,买好房子,买好车子,娶好老婆生好孩子,请问你的人生是不是像这棵树一样硕果累累,那么谁是你这一颗人生之树的根呢?寻根问祖!你的祖宗就是你的根,因为你祖上有德,给你输送了养分;如果枝叶不能通过光合作用给根回流营养,根就烂掉了、枯萎了,上面也就随之倒掉了!唯有祭祀,祭祀,就是给祖宗回流营养,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可不识字,不可忘本,无条件地行善积德!
2、女人的神韵:男樽女杯,男女有别,绝对不要喊什么男女平等;男主外女主内,男人重事业,女人重家庭;如果非要说女人的事业,那么女人最伟大的事业就是家庭;一个女人的神韵来自哪里?女子无才辨是德!永远借着所有的人和事,给自己做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你这辈子就是个有福的人;心里面认定自己就是天上下来的菩萨,遇到一个难事,每考过一次就升级一次,那些所谓的难事、小人甚至坏人不过是生命的陪练,他们通过折损福报的形式来成就你,你不但不感恩他还要怪他,是他们不懂事还是你自己不懂事?!
3、为人处事的“忠”和“恕”准则:一阴一阳之谓道,直心行道之谓德,一个中心之谓忠,两个中心之谓患,日正之谓是;忠者,忠于内心,尽己之心谓之忠,做事情尽力可不够,必须是尽心尽力,那才叫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恕呢,如其心,如是心,推己及人之谓恕,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三、敬畏圣贤
1、周易之精微,助我知华通便;儒家之进取,助我自强不息;法家之行明,助我规矩方圆;禅宗之飘逸,助我超凡脱俗;孙子之韬略,助我开疆拓土;鬼(应变)谷子之权谋,助我纵横捭阖;史家之明鉴,助我进退有时;医家之养生,助我青山常在;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名言警句实为一问一答,第一句是问,第二句是答、更是反问,百家争鸣争的是啥?每一个流派,其领袖被人们称之为圣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易经而已,在老子李耳的眼里,圣人都是些不仁不义的家伙,把愚昧的老百姓搞过来搞过去,却没有搞懂易经整全的道;好比我们现在不是不能去听课,关键要好好问问自己有没有那个辨别真伪大道的能力,否则你上课上的越多,你自己越支离破碎,因为每个老师他都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来讲课、来说话、来看待问题;
3、见路不走:敬畏圣贤的现实意义,不是效仿圣贤,更非成为圣贤,而是照见自己;只走条件的可能,不走个人意愿;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看别人的道,走自己的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自以为是),人之忠在实事求是;不以为圣,不以为贤,谓之至圣先贤!八戒的形象就是对食色性的经典阐述,腐败的肚子,贪吃好色,囫囵吞吃人参果,没尝啥味就进去了,九齿钉耙最能搂,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的形象,贪了一屋子的钱,一分钱都没敢花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养德于内谓之德性,养德于外谓之德行,对内修于心,对外修于行;食色性也,身心行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外兼修,修到极致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内圣外王!
本文是王汉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