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裹性脓胸有必要手术治疗吗?
包裹性脓胸为什么要做手术?
很多慢性结核性脓胸病人和家属很疑惑:慢性结核性脓胸即使不治疗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要作手术呢?
因为慢性结核性脓胸不仅会引起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脊柱侧弯以及形体上的异常。而且脓肿压迫肺组织,纤维板会导致胸廓的运动障碍,引起肺功能下降,病人出现慢性缺氧,出现杵状指和杵状趾。抵抗力低的病人脓肿向外可穿出胸壁,形成胸壁结核,向内侵蚀肺脏引起肺的结核病变。
若不手术,时间长了,患侧胸廓会逐渐塌陷,失去了弹性,严重影响外形的美观,同时产生限制性的通气功能障碍;另外,脓胸会包裹压迫肺组织,相当于让肺组织穿上了一件非常小号的皮坎肩,限制肺的扩张,缩小肺的容积,也严重影响了肺功能。




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脓胸,剥除增厚纤维板,消除脓胸对胸壁和肺的限制,让肺组织重新扩张,恢复肺功能,让胸壁重新自由活动,保持良好的形状,并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慢性包裹性脓胸形成的纤维板,一方面与胸壁紧密粘连,手术造成胸壁的损伤,肋间血管等容易受伤,加上巨大的创面,如同房顶、四周的墙壁和地面都有创面,术中术后容易大出血和渗血不止失血休克导致死亡,另一方面,坚硬的纤维板与肺组织致密粘连,肺组织像海绵一样,肺组织容易受伤,导致肺漏气不止,肺术后复张困难。因而该手术还是很困难的。但对于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来讲就不同了: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可以轻松应对胸腔粘连及创面损伤,而且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已经可以将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应用于脓胸粘膜剥脱术之中,避免切除肋骨,切口更小,更美观,术后恢复更快。

本文是李建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