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门脉高压
发表者:张金山 人已读
近期我在门脉高压诊疗过程中遇到一个新问题,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以后的治疗选择有一定帮助。我在门诊遇到几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儿,他们有一部分是在其他医院做的Rex手术,有一部分是由我们做的Rex手术。但术后复查超声和CT发现分流血管显示不清,考虑为分流血管堵塞所致。分流血管堵塞即表示Rex手术失败了。该怎么办呢?是再次做Rex手术吗?还是再等等、等孩子出血后或脾亢严重时再手术呢?成为一个困扰患儿家属和医生的新难题。
从技术上来讲,如果Rex手术失败应立即采取再次手术治疗的方案。但在现实实施中,极少采取立即再次手术的方案,除非围手术期发现的Rex手术失败(术后1周以内),此时一般为分流血管新发血栓所致,血栓未完全机化,再次手术冲洗分流血管可再次通畅或选择其他分流血管再次吻合,其预后几乎与“一次Rex手术”无异。而术后1个月后发现的分流血管血栓堵塞,一般血栓已经机化,冲洗分流血管也不可能再次通畅,选择其他分流血管再次Rex手术是不可避免的治疗方案,此时称之为“二次Rex手术”。但“二次Rex手术”可能因腹腔黏连、成角压迫等因素导致Rex手术成功率进一步降低,既往我们曾统计“二次Rex手术”失败率接近50%。为此,什么情况下实施“二次Rex手术”治疗Rex手术后分流血管血栓堵塞致Rex手术失败者,成为一个难题。该难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也涉及医学伦理问题。技术上,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失败率,是医生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伦理上,如何用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优的结果,是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的课题。
所以,针对Rex术后分流血管堵塞引发的Rex手术失败情况,我建议应根据肝外门静脉梗阻(EHPVO)的手术指征,决定治疗方案。绝对指征者,需近期行再次手术治疗;相对指征者,再次手术不是紧急事件,可先行观察,亦可行手术治疗。
EHPVO的手术指征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超声和CT不是确诊分流堵塞的“金标准”,针对需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术前行介入下门静脉造影明确分流血管通畅情况,再决定是否需再次手术治疗。
介入下门静脉造影显示分流血管未显影,考虑分流血管堵塞
本文是张金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