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化疗,PICC静脉置管好,还是静脉输液港(PORT)好?
最近门诊有很多病人问“黄医生,我要打化疗了。化疗,到底是放 PICC静脉置管好,还是静脉输液港好?”
回答:无论是PICC静脉置管,还是静脉输液港,都是一种人工管道。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化疗需要,构建一根,直接通往心脏的人工管道。
那么为什么化疗需要构建这样的人工管道呢?
这是因为化疗(全称,化学毒性药物治疗),就是把这些杀死癌细胞的化疗药物,通过挂水(输液)的方式,输入到人体血液循环中。而这些化疗药物,有很强的刺激性。如果在输液中发生渗漏,就会腐蚀周围的人体组织。虽然化疗药物渗漏,没有像硫酸腐蚀金属那么可怕,但是也会引发皮肤腐烂、破溃、感染的副反应。那么我们外接一个管道,输液的时候,输液针头直接进入这个人工管道,通过管道,把化疗药物输注人体,就减少了这种化疗药物渗漏的危险。
其次是因为手臂的血管,都是细小的末端小血管,血液流通的速度及其缓慢。如果按传统的输液方式,从手背的小血管,输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在末端小血管中的缓慢流通,会刺激这些末梢血管的内部细胞,导致这些细胞的炎症破坏,导致这些末端小血管整个发生坏死。所以,在我们人类科学家还没有开发出,这些人工管道的年代。我们化疗都是从手背输液,每化疗一次,手臂上的小血管就坏死一根,堵塞一根。所以很多早期化疗的病人,手背上都是一根根发黑发紫的坏死静脉。所以后来随着我们人类科技的突破,开发出了,这种化疗专用的输液管道,从手臂(PICC管)或锁骨下(PORT输液港)直接通往心脏,输注化疗药物的时候,化疗药物直接进入,我们人体流通速度最快的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大血管)(拍胸片,就是来管道有没有放到心脏大血管的正确位置)。就好比,一杯墨水,倒在小溪沟里,整个溪水变黑了。如果倒入湍流的黄河水中,马上就会被稀释,冲散到各处。这样既保护了手臂的末端静脉,又减少了化疗药物的局部的渗漏。所以,对于需要多次化疗的病人,在现代临床工作中,都会常规放置化疗管道。
知道了为什么要放置化疗管道以后,我们再来看看,两种化疗管道:PICC静脉置管,和PORT静脉输液港,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PICC静脉置管,是从手的肘部(就是平时体检,抽血的位置),插入一根静脉管道,直接到心脏大血管。PICC静脉置管的优点很明显,放入和拔出静脉管道都非常简单。放入静脉管道,比打针略微复杂,一般时间20分钟,在普通换药室就能操作。全部化疗结束以后,在最后一次化疗的时候,可以直接整个管道抽出来就可以了。缺点,这根静脉管道,一端在心脏大血管,一端在肘部(外漏在皮肤外面)。所以平时不化疗的时候,也要每周来医院,护理PICC管,防止外漏口的感染和管道堵塞。平时生活中,PICC置管的手臂,尽量不要外展90度以上,避免PICC管滑脱出来。平时洗澡和运动,都要注意防护。
就是因为PICC置管以后,对日常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利的地方,所以后期,科学家才开发了PORT静脉输液港。
PORT静脉输液港:要专门做一个手术(可以门诊手术或日间入院手术,手术时间大概45分钟),在胸部的锁骨下方,就是双肩包背带部位,切一个小口子(大概3-4cm),然后把一个猫眼大小输液港,放在皮肤的下面,然后皮肤缝合(一般1-2周拆线,拆线以后皮肤就自动愈合了)。这个输液港,带一根管道,经过颈部或经过胸部肌肉,进入心脏大血管。所以PORT输液港是埋在皮肤下面的,所以平时不需要护理,化疗的时候,输液针扎入这个静脉输液港。化疗结束的时候,就可以拔出输液针。平时不化疗的时候,可以不用特别注意,可以洗澡和游泳。缺点也很明显,要做两次手术,放入和取出的时候,都要做手术。
所以,PICC静脉置管和PORT静脉输液港,各有利弊,每个化疗病人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从我们人类的科学历史演变角度,都是从“不便利”走向“便利”发展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PORT输液港是优先选择方案。由于外漏的PICC静脉置管用薄膜覆盖,不透气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平时要注意防水、给洗浴带来不便。所以在夏天或出汗的地区,更建议放置PORT输液港。但是对于不想接受,两次手术的病人,PICC静脉置管,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欢迎患者相互转发。你们的点评和精神鼓励,是我坚持写公益科普文章的动力来源。
本文是黄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