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后必读

消化道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发表者:肖斌 人已读

消化道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扁平粘膜病变呈腺瘤性改变或非典型增生等是常见的癌前病变,如不治疗,会逐渐生长,并可能发生癌变、溃疡、出血等并发症。为了防治上述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可通过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等内镜介入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目的。消化道早期癌以及来源于消化道粘膜下层的病变如类癌或来源于粘膜肌层的间质瘤、平滑肌瘤等病变也可通过上述内镜介入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目的。术前评估及术中操作很重要,同样术后也需要患者的配合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一、 休息与活动

1、 直径小于1cm息肉切除术后三天内尽可能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 直径大于1cm息肉切除术后或直肠息肉后,第一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后三天内尽可能卧床休息。

3、 可在家人陪护下床去卫生间如厕。

4、 术后三天至二周内可轻微活动如室内外散步等,不出差,不出门旅游,不上班在家休息。

5、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体力劳动,上班后不要久坐。

二、饮食问题

1、 较小的肠息肉摘除后当日可喝水、饮用米汤之类流质。

2、 直径大于1CM结肠息肉或者胃息肉术后应先禁食一天,第二天可饮水和流汁饮食。

3、 第三天后进食米粥、烂糊面等之类半流质饮食,一周后改为普食。

4、 术后一个月内尽可能吃易消化的米饭,精白面等主食、少吃粗杂粮;可吃易消化的肉类、牛奶和水果,可吃山药、冬瓜,萝卜、土豆等相对渣汁少的蔬菜、少吃韭菜、芹菜、坚果等渣汁较多的蔬菜,以减少粪便的量和硬度,减轻肠道的负担。

5、 避免饮酒、辛辣食品摄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三、排便问题

1、息肉切除后数日内是息肉伤口愈合的关键时刻,由于术前清肠和术后禁食流汁等饮食控制,可暂无大便或大便量较少,有利于息肉伤口残端的愈合。

2、数日后有便意感时,可正常排便,不要忍便,如厕时不要久蹲。术后一周恢复保持原先良好的每天排便一次的好习惯。如无便意感可用开塞露一支挤入肛门直肠诱导和辅助排便,大便干结者可口服乳果糖软化大便,不推荐使用刺激性泻药。

四、定期复查

1、超过直径1cm的息肉有一定要恶变倾向,应在术后半年内复查。

2、一般息肉术后4年内,每年至少应作消化道内镜1次,若无息肉发现,可每隔2年复查1次。

3、随访中一旦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治疗。

4、术后随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局部黏膜息肉有无复发;早期发现异型性增生病变。以便及时处理,预防癌的发生。

五、预防的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进食要尽量定时定量。

2、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防止致癌物的污染,改变不良的烹调方法,不食或少食煎、炸、烘、烤食物。

3、发挥食物中抗癌要素的作用。

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称为食物防癌“三要素”,平时要注意多“三要素”食物;少吃或不吃熏、硝(红色肉)、腌、泡和过烫、过碱、过冷、过硬等易诱发肠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本文是肖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