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鲁瑶 三甲
鲁瑶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乳甲外科

33岁男子走路突然摔倒,原来是……

425人已读

周五上午门诊,一位体格健壮、皮肤黝黑并一脸络腮胡子中年男子进入诊室,表情凝重。

患者进入诊室坐下后递给我几张检查资料报告单。


我边看患者的检查资料边观察患者的脖子和眼睛,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初步印象。

原来,患者今年3 3岁。2年前,患者走路时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双腿发软无力、突然摔倒在地,同时伴有心慌气短、出汗。

随后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亢”并吃赛治,甲亢症状缓解,效果还不错。

后来,患者觉得没有什么事,自已停止口服赛治,随后又出现心慌,患者以为心脏病,到心内科就诊。

在患“甲亢” 2年多时间,患者断断续续吃赛治,甲亢症状时好时差,并出现脖子粗、眼睛发胀等感觉。

于是来外科就诊,希望听听甲亢的治疗建议。

得了甲亢怎么治?抗甲状腺药物、外科手术、131碘这三种方法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向患者解释如下:

1⃣️ 根据该患者的发病情况,甲亢2年,断断续续吃赛治但效果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规范。

因此建议患者进行一段规范性内科治疗,看看控制甲亢效果情况如何?

如果效果不太好,然后可以选择“碘131或手术”治疗。

2⃣️ 131碘是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大约为8天,口服后能被甲状腺组织特异性摄取,到达甲状腺后,131碘释放的β(贝塔)射线可以破坏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使肿大的甲状腺缩小,过度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让甲亢成为甲减,然后吃优甲乐维持甲功正常;

3⃣️ 外科手术是将患者的双侧甲状腺组织行次全切除,让甲亢成为甲减,然后吃优甲乐维持甲功正常。

患者听完后默默地点点头,表示再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的正规内科治疗,然后根据复查结果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甲亢延伸知识】

一、甲亢的概念及发病情况

1⃣️ 概念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免疫T细胞侵润,TRAb抗体持续活化滤泡上皮细胞的TSHR受体,导致甲状腺增生,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均增加,导致甲亢。

女性患病率1%~1.5%,男性是女性的六分之一。

2⃣️ 甲亢主要临床表现

(1)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慌,怕热,易出汗,食欲亢进,消瘦,易怒,失眠,手抖,严重时出现心衰,肝损。

(2)颈部体征

颈部表现为程度不一,对称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无压痛。

(3)眼睛体征

半数患者还有轻重不一的突眼,严重时畏光,流泪,眼痛,眼睑红肿或挛缩,结膜充血,影响视力。

(4)化验及彩超

促甲状腺素(TSH)降低,甲状腺素(T3,fT3,T4,fT4)升高,TRAb升高。

甲状腺超声,摄碘功能或核实显像协助诊断。

二、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

在甲亢症状发作前、症状明显时、或症状缓解后均可发生周期性麻痹。

约3%的甲亢病人可发生周期性麻痹,男病人较多,发作时血钾低于3.5mmol/L。

1⃣️ 病因

与低血钾有关。甲亢可使血糖升高,胰岛的β细胞分泌增强,糖氧化、分解和利用加快,K+由细胞外转移入细胞内,甲状腺激素也增强Na+K+-ATP酶的活性,使K+进人细胞内,血清K+浓度降低。

2⃣️ 临床表现和诊断

表现双侧下肢的肌无力,甚至发生软瘫,站立及行走困难。

周期性麻痹可特续发作数小时或数日,少数病人发生呼吸肌麻痹而影响呼吸。

面肌和咀嚼肌的麻痹少见,少有吞咽困难。

甲亢诊断后出现上述症状,并有血清钾降低,即可诊断。

心电图也有助诊断。

3⃣️ 预防和治疗

关键是治疗甲亢、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

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多进食富含钾离子的水果,如橙等,也可口服含钾盐药物,预防周期性麻痹的发生。

症状轻时可口服含钾药物,如10%氯化钾、补达秀等。

三、慢性甲亢性肌病

慢性甲亢性肌病较常见,发生率约80%,多见于中年女性病人。

病因不清,与甲状腺激素过多有关。

病人有甲亢,主诉肌无力,肌无力多表现在上肢或下肢近端。

肌电图显示运动单位时限缩短,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肌肉组织活检可见肌损害改变。治疗时应控制甲亢,口服维生素B有助肌肉的康复。


鲁瑶
鲁瑶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乳甲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