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长不高,长得慢?来看看常见误区以及长高的日常攻略~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遗传是非常强大的。但是,遗传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切。影响一个人身高的原因有很多,父母遗传因素占60%-70%,剩余的30%-40%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

提醒宝妈宝爸们,如果发现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身高标准参照值,一定不能大意了,可能是生长迟缓,说明膳食营养失衡,有可能是营养不良的原因。

0-18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一,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
遗传预测身高有上限与下限的区分的。实际上,遗传决定的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5厘米的偏差,如果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身高就较为理想;而身高向遗传的下限靠近,身高就不太理想。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孩子长高潜能的发挥,比如疾病、营养、运动、睡眠等。好好把握后天因素,均衡营养、科学运动、保证睡眠,保持好心情,就能够尽最大可能发挥长高的潜能。如果我们不把握后天的因素,那我们的长高潜能有可能是无法全力发挥的。因此有些身高较高的家长,不注重身高,麻痹大意,那最后小孩的身高很有可能接近下限。报告显示,有六成孩子因为后天的因素无法达到或超过父母的遗传身高,所以,父母高,孩子也不一定高;
二,如何关注孩子身高?
见上图
三,从三个方面助力孩子长高
1.加强饮食营养: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身高增长速度和决定因素都有差异。通常来说,三周岁以前营养的摄取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促进孩子身高发育最为关键的因素,超越了遗传基因的影响。三岁以后,营养不再占主导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早餐要保证种类丰富,使孩子能获取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建议搭配鸡蛋、生奶、蔬菜等食物,也要安排谷类食物。午餐可以吃些肉类,比如猪瘦肉、生肉或者鱼肉等,可以搭配蔬菜。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建议喝些小米粥等粥类食物,多吃蔬菜。
2.提高睡眠质量:在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会大景分泌,如果能保证息好睡眠,生长激素可以达到分泌高峰,重有利于长高。分泌高峰期是在夜间10点至凌晨1点之间,早上5点~7点属于次高峰,这两个时间段要保证孩子处于深睡眠状态。家长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有大的噪音或过强的光线,晚上睡的时间不宜太晚,尽量在9点前入睡。
3.科学运动:运动可以使生长激素分泌得更多,也可刺激下肢骨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长高。建议每天运动一个小时左右,每周的运动时间尽量达到五天以上。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比如慢跑、跳绳或者打篮球等。
写在最后:就算父母均为大高个,如果不注意身高管理,孩子也可能会长得矮。而就算父母不高,只要父母多注意影响孩子身高的四大因素,孩子照样可以突破遗传的“魔咒”,长成大高个。
本文是赵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