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节肠道微生态,和疾病说拜拜
在我们的肠道里,有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名字叫肠道微生态。
在这里,寄居着大约103~104种微生物,主要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等5大细菌和一类古生菌门。这些丰富的小生物们,不仅包含着100倍于人体的巨大基因组,而且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
肠道微生态的存在,不仅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目前的医学研究发现,一些临床疾病的发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调或紊乱;而肠道菌群的改变,也可以促进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比如,正常人的肠道上皮间有牢固的紧密连接蛋白,将肠道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引起肠道屏障损伤,导致微生物产物进入体内,促进病原菌增殖及转移,恶化肠道感染状况。
除此之外,医学研究相继发现,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乃至哮喘、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癌症等,都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相关。
因此,正确认识肠道菌群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这些疾病,除了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外,通过改变疾病相关微生物带来的显著益处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调节肠道微生态,既可以从饮食方面下手,也可以借助于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
作为肠道中的“过客”,我们的日常饮食在塑造肠道微生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维持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90%的食物在小肠吸收,少数无法消化的食物等进入结肠。这些无法消化的食物和初级代谢产物,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构成和功能。
其中,膳食纤维是决定肠道微生态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大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显著减少次级胆汁酸合成,减慢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维持肠道健康。而长期高脂饮食对健康人群肠道微生态、粪便代谢产物和全身炎症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微生态制剂也称微生态调节剂,它能够纠正肠道微生态紊乱,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改善健康状态。
目前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其中,益生菌是指包含活菌和(或)包括菌体及代谢产物的生物制品,我们最常用的是乳酸菌,包括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益生元则是一类非消化性物质,它可以被肠道正常菌群利用,刺激肠内已经存在的益生菌的生长和活性,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对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合生元则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总和”,它又被称为合生素。合生元是由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混合制品,有的还会再加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合生元既可以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的数量。它们不仅可以补充肠道外源性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肠道菌群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定植。
本文是黄东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