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服用中药或者针灸能治疗炎症性肠病吗?
对炎症性肠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中药或者针灸是治疗的组成部分。目前,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症状缓解逐步过渡到黏膜愈合,更进一步需要达到透壁愈合或组织学愈合。在该背景下,强调某种特定治疗的效果显然是不可取的。
随着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时代,越来越多的新药涌现出来。与此同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5氨基水杨酸类等传统治疗药物依然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中医是我们的国之瑰宝,在治疗肠炎的领域也有很长的历史。无论是汤药、成药,还是针灸和局部治疗,对炎症性肠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也有不少的中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指南,为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但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尽管有上佳的表现,但仍有部分病患的治疗效果欠佳。从现有的数据来看,通过生物制剂单药治疗最终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不到50%。因此,即使在生物制剂时代,传统治疗仍然不能被完全替代,其中也包括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对于不同类型的病症,常有不同的判断。因此,对中医师的经验要求比较高。一些中药的品种也被研究证实有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尽管一些中成药和美沙拉秦做过疗效比较研究,但目前涉及中药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仍然不多。即便如此,中医、中药治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肛周病变、直肠炎症的局部治疗方面,一些中药局部制剂有非常好的疗效。
我们常说:“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无论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都有其适应的特定患者群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存在疾病进展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中到重度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仅选择中医中药治疗是不够的。根据患者病情,有必要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病患,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也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轻到中度的溃疡性直肠炎,在治疗过程中仍有疾病范围扩大的可能。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需要密切监测治疗效果。
本文已发表于科普读物《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120问》ISBN:9787308231503
本文是乔宇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