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宾 三甲
陈宾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微创脊柱外科

脊柱退变性疾病都有哪些?

159人已读

脊柱退变性疾病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所发生的一系列异常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腰腿痛,该类疾病以腰椎居多,颈胸椎次之,主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胸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急性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侧弯等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今天带你详细了解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病因及治疗。


颈椎病

01、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者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引起相应症状或体征者。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出现低龄化趋势,成为年轻白领的“职业病”,国内报道显示其发病率为3%-17%。

02、颈椎病的病因主要包括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低头久坐是引发颈椎病的最常见病因。例如长时间电脑前办公、低头玩麻将、打扑克,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等,或者特殊工作者进行长时间刺绣、雕刻、显微镜、财务、开车等,均可造成颈椎的慢性劳损,导致颈椎退变加速。

(2)颈部创伤:头颈部的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关系。许多颈椎病患者在病程中均曾有颈部外伤史或反复过度推拿史。

(3)颈部炎症:颈部存在急性或慢性感染时,炎症可刺激临近肌肉和韧带组织,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加速颈椎退变的发生。

(4)发育性椎管狭窄:个别颈椎患者由于先天发育的原因,颈椎椎管内径较正常人窄,导致在颈椎退变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的症状和体征。椎管狭窄的患者在遭受外伤后更容易出现脊髓的损伤,且症状更加严重。

(5)先天性畸形:包括先天性椎体融合、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棘突畸形、颈椎横突肥大等。

03、颈椎病的国际分型主要包括

(1)颈型颈椎病:指颈椎退变引起的慢性颈肩部疼痛,可伴有轻度的颈椎运动功能受限(平时所说的“落枕”)。这种颈椎病类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如果不加以预防保护,随着病情发展会演变成为其他类型的颈椎病。

(2)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开始多为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性疼痛,可沿神经根分布区向下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上肢神经根支配区域往往有麻木及明显感觉减退。

(3)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乏力、麻木、行走不稳,精细活动不能,可有下肢“踩棉花”感或“灌铅”感,部分患者有“束胸“或”束腹”感。后期可能出现排便、排尿等大小便功能障碍。

04、颈椎病需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1)颈椎X线片:在门诊多见的早期颈椎病患者在行颈椎X线片后,往往会发现颈椎曲度改变,包括颈椎曲度变直或者反曲,这些影像学改变提示颈椎病的存在。其他的X线片改变还有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赘形成,椎间孔狭窄等。部分患者还有颈椎失稳的表现。

(2)CT:可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的狭窄程度,黄韧带钙化等,但其诊断分辨率显著低于磁共振检测。

(3)磁共振(MRI):可以全面、清晰地显示颈椎椎间盘退变情况,脊髓受压或者变性的程度,可以为手术提供最为详细的术前参考数据。


腰椎管狭窄症

01、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的中央、侧隐窝或椎间孔等区域的狭窄引起腰神经受压症状的疾病。中老年患者在站立或行走中发生腰痛及下肢疼痛,腰部过伸可使得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是该病的主要特征。腰椎管狭窄症是引发中老年腰腿疼、行走活动障碍的最常见病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增生内聚、黄韧带肥厚钙化等均会引起椎管狭窄)

02、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即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的疼痛、酸、胀、麻、困等不适,休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一段距离后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临床上多以行走的距离作为评估腰椎管狭窄症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比,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往往会有症状重,体征轻的表现,患者主诉往往较多,但查体时由于处于静息状态有少有阳性体征。

(2)坐骨神经痛:侧隐窝狭窄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的放射性疼痛、麻木。

03、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1)腰椎X线片:可发现腰椎退行性改变,包括椎体边缘骨赘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狭窄,部分患者还会有腰椎退变性滑脱。

(2)CT:CT横断面上可发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椎板增厚,椎管容积减小狭窄,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等。

(3)磁共振(MRI):可详细了解硬膜囊及侧隐窝受压情况,判断有无黄韧带肥厚、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以及椎间孔狭窄。

MRI显示腰4-5平面椎管狭窄(黄色标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

0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体脊柱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融合骶椎和3-4节部分融合的尾椎。相邻的椎体由前方的椎间盘和后方的关节突关节连接。

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者全部破裂,髓核、软骨终板等向外突出,刺激或者压迫神经根和窦椎神经,引起腰痛和腿痛为主要症状时,即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

0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腰痛:发生腰痛的原因是椎间盘突出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窦椎神经纤维引起,因此,腰痛的不稳相对泛化且向下向两侧扩散,而不是仅局限于突出的椎间隙部位。

(2)坐骨神经痛:疼痛为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当咳嗽、喷嚏、排便时腹压增高,疼痛会加重。弯腰、屈髋屈膝或者骑自行车体位时,疼痛往往缓解。少数高位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会出现大腿前内侧和腹股沟区疼痛。

(3)马尾综合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严重时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区麻木。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性可能出现尿储留或假性尿失禁。出现马尾综合征时,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4)下肢麻木:椎间盘突出刺激感觉纤维神经时,会引起下肢相应感觉神经区域的麻木感或者感觉过敏。

(5)下肢肌肉瘫痪:神经根严重受压时可使神经麻痹,肌肉瘫痪,下肢相应支配的肌力下降,严重时可出现足下垂等症状。

03、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1)腰椎X线片:通常作为常规检查。一般行正、侧位片,若怀疑腰椎失稳可加做腰椎过屈、过伸动力位片。部分患者X线片可以完全正常,但很多患者会有阳性表现,可能出现腰椎侧弯、骨质增生、关节突增生硬化、纤维环钙化、许莫氏结节等表现。

(2)CT:CT除了可以观察椎间盘对神经的影响外,其优势在于对骨性结构的显影,判断椎管的容积、关节突的增生内聚、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和后纵韧带骨化的情况等。对于计划手术的患者,腰椎CT检查往往是必须的项目。

(3)磁共振(MRI):可以说MRI检查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清晰地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以及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可以为手术提供最为详细的术前参考数据。

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利器——椎间孔镜手术

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脊柱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MISS)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微创脊柱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的诸多优点。

脊柱微创手术中应用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微创技术——椎间孔镜(脊柱内镜)技术

椎间孔镜(脊柱内镜)技术是指经椎板间、椎间孔和椎间孔外等多种微创入路,使用内镜器械逐级扩张软组织,并在保护套管下将内窥镜置入椎管内,利用高清的摄像和显示系统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压迫。这是一种精准的外科技术,也是目前最微创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式,可以全面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痛。

椎间孔镜手术镜下图像

手术特点

1.患者可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病人保持清醒;

2.切口小,一般在0.7cm左右,术后几乎不留疤痕;

3.手术时间短,平均1-2小时左右;

4.创伤小,出血极少,术中最大限度保存正常组织、保护脊柱基本结构;

5.术后恢复快,术后第二日即可下地负重活动。

椎间孔镜手术切口小(约7mm)

主要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胸椎管狭窄症、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胸腰椎结核等。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陈宾
陈宾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微创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