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身高:遗传?后天?
孩子的身高:遗传?后天?
2014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Taru Tukiainen团队发现,在X染色体上有一个称为ITM2A的基因,这个基因的突变影响着人们的身高。[1]
从遗传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2条染色体,妈妈提供X染色体,爸爸提供Y染色体,于是乎,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妈妈的身高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了。而实际上,影响身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并非独立的一个因素可以影响。
同样,在2022年的《Nature》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的基因研究,涉及了540万之多的人群,鉴定出了12000多个对身高有贡献的基因变异。[2]
所以,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决定身高60%-8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后天环境因素也占20%-40%。不难看出,孩子的身高是遗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身高的遗传
既然,身高60%-80%是由遗传来决定,那么在医学上,通常用遗传身高来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
预测结果可供参考,实际的生长过程中,身高容易受多种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
后天影响身高的因素:睡眠、运动、饮食、心理、疾病等。
睡眠
高质量睡眠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大量分泌。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又跟身高发育有密切关系。生长激素在白天的时候分泌平稳,但在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间段,特别是在熟睡之后。所以,深度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运动
运动是帮助孩子长高的“秘密武器”!合理的运动锻炼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的形成、发育,骨骼长度增加,同时也能增加食欲、改善睡眠,从而让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日常运动推荐:快走、慢跑、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等,可以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地挤压刺激骨骼,帮助长个儿。
饮食
饮食所提供的蛋白质、脂肪、钙、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构建我们身体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再好的遗传也白搭。
有某种食物可以直接刺激身高增长吗?
答案是:并没有,需要的是营养均衡。
心理
如果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得不到充分的关爱,那么身高通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国外称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有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可能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成年终身高矮小。
疾病
多种疾病会导致孩子身材矮小: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垂体柄阻断、长期的慢性病等,发现不及时会耽误孩子的一辈子。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身高增长是持续的,养成定期监测孩子身高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身高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正规大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诊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