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多囊肾病-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

多囊肾病(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50%以上的PKD病友在60岁之前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PKD占整个ESRD病因的5-10%。 PKD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肾病(ARPK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更为常见。
1、流行病学
报道的患病率为1:400-1:1000。由16号染色体上的PKD1基因(编码多囊蛋白-1)或4号染色体上的PKD2基因(编码多囊蛋白-2)突变引起。PKD1突变(约85%)比PKD2突变(约15%)更为常见。
2、临床表现
病友可出现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通过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所有病友都会出现超声影像学检查可见的肾囊肿。
3、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情况是决定病友疾病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PKD2病友比PKD1病友进展更缓慢
2)合并高血压,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病友疾病进展加快。
3)肾脏大小,肾功能下降情况与肾脏大小和囊肿体积的增大有关。囊肿越多越大,肾脏体积越大,肾脏恶化更快。
4)较早出现症状者可能进展更快。
5)男性,一般来讲,男性疾病进展相对较快。
6)蛋白尿量越大进展相对越快。
7)低出生体重,研究表明出生体重越低,病友发生肾衰竭风险越高。
4、诊断标准
1)确定的多囊肾病的家族史
a,肾脏超声示双侧肾脏存在3个及以上的囊肿;
b,CT和MRI示双侧肾脏存在5个及以上的囊肿;
2)不确定的ADPKD家族史
a,15岁及以下的病友:超声或者CT和MRI示双侧肾脏存在3个及以上囊肿;
b,16岁及以上的病友:超声或者CT和MRI示双侧肾脏存在5个及以上囊肿;
5、治疗
1)伴高血压者需要降压治疗。
2)每日摄入2.5-4L水。
3)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
4)如果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肾脏体积≥750ml,有条件的病友可以试用托伐普坦治疗。
5)肾囊肿感染、减轻腹部张力及慢性疼痛的病友可以做肾囊肿穿刺。
6)建议病友做颅内动脉瘤筛查。
如果病友有颅内动脉瘤需要到神经外科就诊。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赵大夫说健康],id:zdfsjk,欢迎加入。
本文是赵新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