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低血钾要考虑哪些内分泌疾病?
高血压、低血钾要考虑哪些内分泌疾病?
什么是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高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患者可表现为肌肉无力、疲劳、抽搐以及多尿、夜尿增加,严重的甚至可能心律失常、横纹肌溶解等。部分患者没有症状。
1、高血压、低钾血症——一件事还是两件事?
高血压和低钾血症,有可能作为2种疾病独立存在,也有可能是同一种病因的2种不同表现。
前者即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发生低血钾的原因可能包括:摄入不足,呕吐或腹泻等导致钾离子丢失增多,以及服用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氢氯噻嗪等)、甘草制剂、棉籽油等。
后者则包括了我们今天谈论的重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原醛症是最常见的导致高血压、低钾血症的病因,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5~10%。
2、最常见的罪魁祸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因素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导致的疾病。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在生理情况下,醛固酮受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调节,促进钾离子排出体外的同时减少水分子及钠离子的排出(保钠排钾),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而当原醛症发生时,肾上腺皮质不受RAS系统的调节,自主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过量的钾离子经过尿液丢失,引起低钾血症;同时,其水钠潴留作用导致血容量增加,出现高血压。此外,醛固酮多过也会增加发生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风险。由此可见,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并治疗原醛症十分重要。
那么,什么患者需要进行原醛症的筛查呢?目前国内共识推荐对以下人群进行原醛症的筛查:①持续性高血压(>150/100mmHg)者,使用3种常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无法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或使用≥4种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及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②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的患者;③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④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⑤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3、其他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的内分泌疾病
除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也可导致高血压合并低血钾。库欣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而引发的临床症候群,糖皮质激素同样具有排钾以及促进水钠潴留的作用,导致高血压和低钾血症。除此之外,库欣综合征还可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疮等。
此外,某些类型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Liddle综合征等遗传疾病也可导致高血压、低血钾。其他少见疾病如分泌肾素的肿瘤、肾动脉狭窄等也可以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讲解,您是否对高血压合并低血钾有了一些了解呢?
来源 泌语协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