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强 三甲
付强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脊柱外科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6.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如何记录排尿日记?

94人已读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查明原发疾病,即查明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需要通过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检查手段查明。②下尿路功能障碍和泌尿系统并发症的诊断,需要通过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尿道镜等检查手段加以明确。

其中,尿动力学检查能对下尿路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是评估神经源性膀胱的“金标准”。常见的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包括逼尿肌过度活动,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

R-C.jpg

当确诊神经源性膀胱后,患者通常需要记录排尿日记。 排尿日记是患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排尿过程的完整记录,通常需要连续记录3天饮水和排尿的时间及尿量(无法自主排尿的可以记录导尿量),以及伴随的尿失禁次数、失禁量等其他指标,令医生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排尿状态、泌尿器官的功能状态,从而分析病症的根源、观察治疗效果。因此,排尿日记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初诊患者至关重要。下图是排尿日记的示范。

图片2.png


付强
付强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