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科联合精准切除海马,治疗癫痫同时最大化保护神经功能
2023年6月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暨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男性患者,吴某,40岁。经营小生意,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间断性抽搐发作,表现为失神样发作。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缓解不佳并且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头CT提示:左侧颞极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半年前在省内一家医院行海绵状血管瘤的放射治疗,结果抽搐发作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增加,每周发作1-2次,有时一天内发作1-2次。患者慕名找到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史怀璋教授,史主任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后,考虑患者为左侧颞叶海绵状血管瘤导致的继发性癫痫,建议转入到我院功能神经外科病房接受专业的治疗。
患者入院后完善视频脑电图、海马磁共振、记忆和认知功能评分等相关检查。功能神经外科刘利教授,组织癫痫中心姚丽芬教授,孙林琳副教授,脑电室侯晓华教授,赵蕊教授和功能神经外科的全体医生为该患者进行了会诊。大家一致认为,该患者导致癫痫发作的癫痫病灶为二个,一个是左侧颞极的海绵状血管瘤,另一个是颞叶内侧的海马和杏仁核。如果要成功的控制癫痫发作,必须把两个病变同时切除。
海马位于颞叶内侧,与人的记忆、情感、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分为头、体、尾三个部分。目前研究表明,特别是右力手患者的左侧海马结构,在行常规的海马头、体、尾切除后,将会损害患者的语言、记忆力和情感等功能。患者家属非常担心癫痫手术后患者记忆力和语言功能下降,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如何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又最大化的保护患者语言、记忆、情感等神经功能,成为当前治疗上的最主要问题?
专家们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患者癫痫发作病史仅一年,同时海马磁共振显示没有出现海马硬化,刘利教授提出可以根据脑电结果进行精准的海马部分切除,这样就可以达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最大化的保护患者语言、记忆和情感等神经功能。专家们提出两种手术方案:方案1、分阶段进行两次手术,第一次进行立体定向脑电置入手术,判定患者癫痫发作时海马和杏仁核参与程度,确定切除范围,第二次行开颅癫痫病灶切除手术。方案2、进行一次手术,手术过程中利用皮层脑电监测,同时监测颞极、海马、杏仁核参与癫痫发作的程度,进而确定切除海马的范围。方案1目前最科学,但是手术费用高达20万元并且耗时长。方案2费用低,并且实用性强。刘利教授将会诊结果和家属反复沟通后,家属接受第二种手术方案。
脑电室主任侯晓华教授亲自进行术中脑电监测,刘利教授和殷一博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左侧前颞叶和杏仁核、海马部分切除手术。术中脑电监测结果和术前计划一致,杏仁核和海马参与癫痫形成的比重高于前颞叶,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和前颞叶后癫痫波仅减少30%。进一步监测杏仁核和海马的结果显示,杏仁核参与癫痫形成的比重约为60%。海马结构中,仅海马头部有癫痫样放电。术中切除杏仁核后癫痫波减少90%,进一步切除海马头部的1/3,皮层脑电显示癫痫波完全消失。
患者术后恢复理想,没有明显的语言、记忆力和情感变化,在癫痫中心姚丽芬教授和孙林琳副教指导下进行抗癫痫药物调整和神经功能康复。患者术后第八天的记忆力和情感量表显示:延迟记忆力和定向力降低,其他功能改变不明显。术后1个月检查显示:延迟记忆力、定向力明显好转,MoCA评分仅差一分就达到满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患者不仅没有癫痫发作,而且已经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暨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自1998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科室拥有ROSA机器人等高精尖设备,成功开展癫痫病灶切除手术、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手术和射频毁损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深部电极植入手术治疗各种难治性癫痫,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哈医大一院已经由神经内科、儿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以及神经影像等相关学科组成“综合癫痫诊治中心”,充分发挥各个学科优势,使癫痫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癫痫中心于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首家“全国三级综合癫痫中心”。
刘利教授提醒广大癫痫患者和家属,要到“正规”的癫痫中心和癫痫外科接受专业的抗癫痫治疗,大部分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经过完善的癫痫术前评估后,都能够找到合适的手术方案。神经外科四病房紧跟国内、外研究前沿,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治疗理念,在治疗癫痫的同时,最大化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尽早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

术后神经心里学评分

术中皮层电极同时记录海马和杏仁核脑电

术中脑电监测

术后磁共振显示:杏仁核和部分海马头部切除
本文是刘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