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忌!针灸治疗淋巴水肿患肢是禁忌,你还在做吗?淋巴水肿系列话题之(二)
随着关注人群的增加,淋巴水肿疾病的治疗较前些年有所改善,但认识仍远远不够,很多错误的治疗方式仍在不少医院里进行着。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建议患肢进行针灸消肿治疗。
虽然我们上海九院整外淋巴诊疗中心没有进行过关于针灸治疗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但我们在淋巴水肿治疗中经常会碰到患者来我院之前已进行过一定周期的针灸治疗,从大量病例的效果反馈结合我们对淋巴系统及淋巴水肿的认知,我在此做了一些经验分析。(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与指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本情况:
在进行淋巴水肿患肢针灸治疗期间,水肿确实是改善了,尤其是在针灸时,有些类型的淋巴水肿淋巴液渗出相当明显,但在整个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很短的时间内又开始水肿加重了,甚至比针灸之前还要肿。
原因解析:
1,针灸时或取针后有大量的透明或半透明带微黄渗出粘液,渗出液究竟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渗出液主要成分是淋巴液及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子及部分水溶性物质 。
形成原因:患肢因为淋巴回流较差,造成淋巴管内压及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很高,一旦针灸时刺破皮肤或淋巴管,因为压力差的关系,极易造成淋巴液及水溶性物质外溢。
2,什么样的情况下渗出效果特别明显
一期凹陷性水肿或其它各期水肿急性加重时,此时患肢内可流动性液体含量多,一旦皮肤刺破,特别容易造成淋巴液及水溶性物质渗出。
3,既然有渗出液流出,而且体积也减小了,那为什么针灸治疗淋巴水肿还是禁忌
随着针灸的进行,渗出液的持续流出,确实患肢体积明显了减小了,但还是被认为禁忌。
a,淋巴液及组织间隙中水溶性物质的大量流出,会造成人体营养成分的流失。
b,反复银针针刺给淋巴管和患肢皮肤带来一定的创伤,可能在停针后水肿严重的情况下增加皮下、体表淋巴漏的可能。
c,眼前是看着患肢体积减小了,但该治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改善了淋巴循环。淋巴液的渗出就好比口水吐掉了,过会儿又形成了,周而复始,源源不断,一旦停止针灸,水肿又加剧了,甚至比治疗之前更严重。因为针灸治疗次数越多,浅层淋巴管的破坏概率就越大,皮下、体表淋巴漏越加明显,在淋巴液不停地渗出时,淋巴管的压力会暂时缓解,使得原本功能已较差的淋巴管管径开始收缩变细,管壁弹性下降,一旦停止针灸释放淋巴液,淤积的淋巴液无法及时排出,又随着淋巴管功能的减弱,致使水肿急剧增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患肢手术负压引流并没有常用于淋巴水肿消肿治疗,这个方式比起针灸释放淋巴液来讲更直接,更明显,当然了,营养成分流失也更多,所以并不提倡。反复针灸治疗淋巴水肿患肢反而加速了纤维化的形成。
4,在什么情况下针灸可以用于淋巴水肿治疗
问题区域淋巴及以下---不行;以上---可以。以右侧乳腺癌术后右上肢淋巴水肿为例,右乳癌术区及右上肢全区间内不允许针灸治疗,但可以本着循经取穴的原则,在上述区间以外进行针灸治疗,间接改善患肢水肿,但疗效可能和CDT消肿治疗相距甚远。
韩凌华医生---淋巴水肿科普文章伴您前行,少入误区,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是韩凌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