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源性膀胱对于肾脏及膀胱的影响有多大?
门诊中,大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肾积水等肾脏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错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最大的可能就会导致急性尿潴留,反复的尿潴留,膀胱内有大量的尿液,没有尿出,就会继发性,导致上尿路积水,当上尿路积水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肾功能的损伤,肾功能进一步的加重就会出现肾衰。
由于长期的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肌肉增粗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肌肉束。膀胱壁边缘高低不平,呈很多波浪状向内凹陷的小梁样结构,即膀胱成梁征象;小梁之间可见多发的小憩室影,憩室大小不一,散在分布;因肌肉小梁增生、肥厚、膀胱颈部明显狭窄。膀胱增大,呈宝塔样或圣诞树样;有不同程度输尿管逆流,输尿管增宽,肾盂扩张积水,多呈双侧性,合并膀胱结石等。一般通过膀胱造影、影像检查,能够看到膀胱的变化。
神经源性膀胱要怎么治?
辅助排尿
一部分大容量、低压的膀胱可以使用腹压排尿,高压膀胱患者间歇导尿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法,替代膀胱自主排空功能,从而保护肾脏形态和功能安全性。
药物治疗
1、M受体阻断剂: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是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一线药物,可以松弛膀胱肌肉,缓解尿频、尿急症状,可配合间歇导尿来排空膀胱。
2、α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膀胱出口阻力,减轻排尿困难症状。
手术治疗
其作用是提高膀胱顺应性及容量,改变膀胱出口阻力。非手术治疗无效、神经病变稳定后可考虑手术治疗。有扩大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出口阻力、重建尿道等多种术式,可用于治疗逼尿肌功能障碍、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改善膀胱壁顺应性、控尿功能等。近年来,骶神经调控疗法对于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
本文是李旭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