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舒张功能)或射血能力(收缩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通常伴有利钠肽水平升高,和(或)安静或运动状态下影像学检查提示心源性的肺部或全身淤血,或者血流动力学检查提示心室充盈压升高的客观证据。
心衰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1)具有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这是诊断心衰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即使有呼吸困难或水肿表现或伴有利钠肽水平升高,也不考虑心衰。
(2)具有心衰的症状或体征,这是诊断心衰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心衰症状或体征,即使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只能考虑心衰前期,但不能诊断心衰。
(3)通常伴有利钠肽水平升高,包括B型利钠肽(或称脑型利钠肽或钠尿肽)及其前体,这是协助诊断心衰的指标。通常利钠肽水平不升高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除外心衰,利钠肽水平升高提示心衰可能,但需要除外其他引起利钠肽水平升高的非心衰因素。
有时患者具有心衰的危险因素,有可疑的心衰症状或体征,但是常规心脏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利钠肽升高不明显,不能明确诊断心衰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客观检查明确存在心室充盈压升高,才能诊断心衰,这种情况临床比较少见,但诊断比较困难。
总之,心衰的诊断需要结合心衰危险因素、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心衰症状或体征、以及心脏标志物或客观检查等综合判断,才能正确诊断心衰。
不能单独根据可疑的呼吸困难或水肿表现,或者单独依据利钠肽水平升高,或者单独依据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就诊断心衰。
本文是邹长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