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文章 腹壁切口疝:原因、类型和常见症状详解
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并发症,指的是术后切口处发生的腹壁组织突出。本文将详细介绍腹壁切口疝的原因、类型以及常见症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原因: 腹壁切口疝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外科手术:腹部手术会导致腹壁组织的削弱或受损,造成腹内压增加,从而使脏器或组织通过手术切口处突出。
切口愈合问题:切口愈合不良、感染或伤口张力不当等情况可能增加切口发生疝的风险。
肥胖:肥胖者由于腹部脂肪积聚较多,增加了腹压的负担,容易导致腹壁组织的薄弱。
严重咳嗽:持续咳嗽可能对腹壁施加压力,使脏器突出。
类型: 腹壁切口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依据腹壁缺损大小
小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 < 4 cm。
中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为 4~8 cm。
大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为8~12 cm。
巨大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 > 12 cm,疝囊体积超过腹腔容积的20%。
依据腹壁缺损部位
前腹部中线处切口疝:包括脐或经脐上下的切口疝。
前腹壁边缘区域切口疝:包括剑突下、耻骨上、肋缘下和腹股沟区的切口疝。
侧腹壁和背部切口疝:包括肋髂间和腰部的切口疝。
依据疝的复发类型
根据疝的复发类型可分为初发切口疝和复发性切口疝。
常见症状: 腹壁切口疝的常见症状包括:
可触及的突出物:在手术切口处或附近可以摸到一个软包块,有时伴随咳嗽或用力时突出更明显。
疼痛或不适感:腹壁切口疝的突出物可能会引起疼痛、压迫感、灼热感或不适感,尤其在活动或用力时明显。
腹部肿块:突出物可导致局部腹部肿胀或变形,观察时可能会注意到。
总结:
腹壁切口疝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手术切口处腹壁组织的削弱或损伤导致脏器或组织突出。根据位置和形成原因,腹壁切口疝可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症状包括可触及的突出物、疼痛或不适感以及腹部肿块。如果患者怀疑自己出现了腹壁切口疝的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早期发现和处理腹壁切口疝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是董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