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PTGD)注意事项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刺造瘘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对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PTGD可使这些患者度过危险期等待择期胆囊切除;对于无结石的急性胆囊炎患者,PTGD可能使其获得痊愈;对于胆总管远端梗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及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也可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
一. PTGD的适应症:
1.病情危重的急性胆囊炎或年老体衰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
2.胆囊颈管通畅时可作为胆总管远端梗阻、胆管炎、胰腺炎胆道引流减压的手段。
3.为后续治疗如取石或碎石建立通道。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需行引流减压者。
二. PTGD的临床意义
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但是对于高龄危重患者急症胆囊切除术风险极大,死亡率最高可达40%左右。PTGD是一种应急措施,常用于高龄、危重而不宜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通过胆囊引流减压达到控制感染,改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的目的,为二期胆囊切除手术创造条件。超声引导的PTGD整个操作均在超声监视下完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该治疗成为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效的抢救性治疗手段,而且通过留置在胆囊内导管还可进行胆系造影,抽吸胆汁做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病因,还可以通过导管进行碎石或扩张取石。
三 . PTGD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特征的变化,及早发现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提高警惕,必要时联系医生。

2.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勿使管道扭曲,引流袋受压。
3.避免盆浴,尽量擦浴。
4.注意饮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
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四. PTGD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 引流管脱落
体位的变化、固定线的松动、带管时间过长等会导致引流管脱落。因此,在术后体位移动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时刻检查固定线的松动情况等以免发生引流管脱落。
(2)引流管堵塞
引流过程中坏死的组织、胆汁、凝血块等会阻塞引流管,所以应及时对引流管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发生打折、弯曲、受压、堵塞现象。建议每周于当地卫生机构由医务人员以5-10ml无菌生理盐水低压缓慢冲洗胆囊穿刺管,保持引流通畅。
(3)胆道出血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引流量的变化判断是否胆道出血,如若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加速等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胆漏
术后引流管位置放置不当,造成胆管损伤和滑落,而引发胆漏。应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因体位移动幅度过大造成引流管梗阻,还应保持胆汁引流管通畅。

术后/带管出院注意事项
(1)有效固定
如需下床活动,将引流袋固定于穿刺口下方,防止引流液反流,引起感染。 当变换体位时注意引流管的放置,避免牵拉扭曲。
(2)定期更换
有条件者可以每周更换引流袋一次,更换前注意进行手消毒,不要污染引流管的内面,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分别消毒引流管内径口、横截面和外径口,然后接上引流袋。

(3)定时观察
观察胆汁的色、质、量。
正常胆汁一般每天300-700ml,呈金黄色或墨绿色,清亮而无杂质。

异常胆汁颜色:
①草绿色:说明胆汁内的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
②白色:表示胆囊颈管或肝胆管内由于长期梗阻,胆汁中的胆色素及胆盐被吸收,由胆囊粘膜、胆管粘膜所分泌的白胆汁所代替,这种白胆汁都在手术后几小时内引流出来。
③脓性:泥沙样混浊,说明胆道内炎症感染严重或泥沙样残余结石。
④红色:胆道内有出血情况
(4) 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红肿,疼痛。
(5) 观察导管是否固定妥善,有无折叠,扭曲、受压,以免造成导管堵塞。
PTGD周围皮肤及敷料的护理
-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敷料潮湿时,则到医院换药。
- 若穿刺点异物,坏死组织,引流物分泌脓液,则到医院清除及换药,保持和防止穿刺点受损和外来感染。
- 带管期间尤其是出院后每天观察敷料处有无红、肿、热、痛。如果出现周围皮肤异常要引起重视,及时涂氧化锌软膏或到医院处理。
- 若发生脱管,请立即捂住伤口处,赶赴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 若引流不畅或引流液明显减少,患者可以自己从上至下轻轻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堵管。
- 若确实已堵管请到正规医院处理。
发生脱管、堵管的处理
本文是袁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