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恒川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睾丸里面也会生石头?-睾丸微石症

发表者:宿恒川 人已读

睾丸微石症是指弥漫分布于睾丸生精小管内、直径<3mm的众多钙化灶形成的综合征,需要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才能发现。睾丸微石症的发病率介于0.6%-9%,而有症状的微石症发病率为4.3%-18.2%。睾丸微石症发生原因尚未明确,胎儿宫内生长障碍,基因缺陷,基因异质性,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影响睾丸生殖腺体发育,引起支持细胞受损,导致其吞噬功能异常,引起睾丸微石症形成。

睾丸微石症最早于1970年美国学者报道,3年后Weinberg第一次在病理上描述了睾丸微石症。1982年,Ikinger等首次报道睾丸癌患者微石症发生比例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多(74%VS16%,P<0.05)。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睾丸微石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睾丸微石症在不育患者人群中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同睾丸微石症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具有如下发病风险的睾丸微石症更易发展为睾丸癌,如隐睾,睾丸萎缩,不育,睾丸癌家族病史,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睾丸原位癌及症状性睾丸,仅睾丸微石症并非睾丸癌的高危因素。(2)具有睾丸微石症的症状性睾丸患者发生睾丸癌风险更大,这些症状包括睾丸体积增大,睾丸水肿及睾丸疼痛。(3)睾丸微石症趋向于家族性高发,若睾丸微石症在第一代中出现,家族后代发生睾丸癌风险明显增加。(4)睾丸癌患者中,对侧睾丸微石症能够显著增加睾丸原位生殖细胞瘤的风险至78%。(5)睾丸微石症患者形成原位生殖细胞瘤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20%vs1.1%),原位生殖细胞瘤是睾丸癌的癌前病变,7年内有70%的风险进展为睾丸癌。

对于睾丸微石症患者的管理,目前暂无共识。可根据患者患者情况采用个性化治疗策略,如患者年龄,有无生子计划,是否有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睾丸生精功能及睾丸超声特点。(1)睾丸微石症患者应该自我体检,暂无证据证明睾丸穿刺、睾丸超声检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的合理性。(2)在具有睾丸微石症或怀疑可疑病变的症状性患者,可尝试对睾丸进行外科探查或睾丸活检以排除睾丸原位生殖细胞瘤,若证实为睾丸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后期可行放疗,从而避免睾丸切除及后续化疗风险。(3)睾丸病理活检适用于同时伴有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的睾丸微石症患者。(4)若患者先前接受过睾丸切除术,病理为睾丸癌,这类患者再发睾丸原位生殖细胞瘤的风险为20%,对侧睾丸是行随访还是穿刺尚有争议。

总体而言,睾丸微石症患者,若不存在下述高危因素,如家族性或者个人睾丸癌病史,睾丸萎缩,不育,尿道下裂,及隐睾症,这类患者可随访。若患者有较高风险形成睾丸原位生殖细胞瘤,患者需自我体检或者考虑行睾丸穿刺以排除睾丸原位生殖细胞瘤。应根据患者年龄,是否有生育欲望,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及睾丸切除术后后是否接受过化疗等综合决定后续治疗策略。

本文是宿恒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