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骶管后壁修补
体积较大的骶管囊肿对骶骨会有慢性侵蚀,导致骶骨变薄。郑学胜团队一直高度重视骶骨的骨质保护,以及手术中对骶管后壁的骨性修补,一方面是出于防止骶管内容物膨出的考虑,请参见之前的科普文章:
今天我们将从骶椎的承重和稳定性这个角度来讨论骶管后壁修补的重要性。
以一位60公斤体重的患者为例,腰椎以上的重量约为40公斤,这些重量经过腰椎传递到骶椎(主要是骶1-2),再通过骶髂关节传递到骨盆,然后通过髋关节传到下肢。

骶椎的承重
我们经常听到民间有一种传闻说“骶椎不承重”,这种观念不值一驳,腰椎和骨盆又不连续,岂能凭空把重量传递下去。

骶椎是关键的承重墙
医生经常说,“脊柱就是人体的承重墙”,那么骶椎就是底楼承重墙。既然是承重墙,当然是比较厚的。如图:骶骨椎体本来是很厚实的。

骶椎本来的厚度
然而,骶管囊肿就像哈尔滨那个拆除底楼承重墙的坏人。

骶管囊肿严重破坏了骶椎的承重和稳定性
骶椎已经被破坏成这样了,有的病人已经站不住了,但有的病人居然还能站立、行走,为什么呢?其实只是骶椎在勉强支撑而已——哪怕薄如一张纸,只要维持一定的形状,也能勉强支撑较大的重量。

勉力支撑的骶椎,疼痛就是它在求援
但这种结构显然是非常不稳定的,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如果骶管囊肿进一步发展,把骶管前壁或者后壁突破了,这个脆弱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或者,有的巨大骶管囊肿发现很长时间了,一直都症状不重,但某一次跌倒后就急剧加重了,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因为骶椎已经很薄了,轻微外伤就可能导致骨折,这种骨折线在CT上都看不出来,但脆弱的骶椎却再也无法维系了。
因此,对于骨质明显侵蚀的骶管囊肿患者,手术中修补骶管后壁对于维持脊柱稳定性和承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修补会怎样呢,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

重视骶管后壁修补
小结:
1、骶管囊肿手术,尽可能利用小骨窗完成手术,以尽量保护骨质;
2、精准定位是关键,如果定位不准,只能扩大骨窗;
3、充分利用病变本身的骶管后壁骨质缺损,在此基础上稍为扩大,形成一个小骨窗;
4、封堵成功后,应使用钛板修补骶管后壁的骨质缺损,以还原骶管的基本形态,从而维持骶椎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骶管囊肿体积越大,后壁修补就越重要。
本文是郑学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