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月红 三甲
刘月红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耳鼻咽喉科

“听觉过敏”切忌“闭门谢客”

193人已读


听觉过敏是对日常环境声音的过度或强烈的感知,出现烦躁、惊恐等情绪。

听觉过敏的主要症状

听觉过敏可出现焦虑、应激、畏声等。一些很小的声音都可能使听觉过敏的患者受到惊吓或不适,如日常生活中的开门声、电话铃声、水流声、炒菜声、正常的交谈声等,噪声环境下更加明显。患者会有意避免暴露在有声环境中,时常戴着耳塞,甚至停止工作,闭门不出。

听觉过敏的分类

① 响度型听觉过敏

对正常人来讲是中等强度的声音也觉得非常大声,对声音容忍度降低。

② 烦恼型听觉过敏

对声音的负面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存在,表现为紧张和焦虑。

③ 恐惧性听觉过敏

是对声音的厌恶反应,就某一种特定的声音或一类声音产生回避行为,或者回避声音来源的地方。

④ 疼痛型听觉过敏

与正常人声音痛觉阈值相比,某些患有听觉过敏的人疼痛阈值要低得多,表现为耳部或头部的严重刺痛,机制尚不清楚。


听觉过敏的治疗原则

① 咨询

接受听力和医学评估,并向医生咨询听觉过敏的机制,同时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听觉、睡眠、注意力等问题

② 避免过度护耳:

很多患者逃避环境中的所有声音,过度保护耳以缓解不适的症状,这样反而增加了中枢增益,加剧了听觉过敏的症状。

③ 声治疗

主要是通过习服疗法,低级别噪声长时间暴露降低听觉皮层的自发性听觉活动,每天接受数小时的声音刺激,逐渐降低对声音的敏感度,使患者逐渐适应相对高强度的声音, 最终能适应日常环境的声音。对于伴随听力下降的听觉过敏患者,建议积极佩戴助听器,在补偿听阈的同时还能掩蔽一些噪音。


听觉过敏患者受困扰程度越严重,焦虑症状越严重,这些精神心理问题又进一步加重听觉过敏,形成恶性循环。建议有听觉过敏的患者及时就诊,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刘月红
刘月红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