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朵里的“垃圾袋”
在过去以及现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人们对于耳朵的卫生不如身体其他部位那么关注,特别是老年人,他/她们会因为听力差无法和家属沟通,甚至因无法交流和社会产生脱节,因此被家属或者朋友要求来医院看病。在门诊,如果仔细询问,很多患者会说:小时候耳朵感染过,流过脓,那时候不严重,现在老了听不见,有时候耳朵里还会流点儿东西出来,有时候像白色的豆腐渣。
耳朵里为什么会流白色的东西呢?
我们先做个耳内镜检查,照片上可以看到鼓膜上方有个黄色区域往里面陷进去,听力检查发现有传导性听力下降,随后我们让患者去做了CT,医生看完他的CT和他说你右耳的骨头有破坏,你这只耳朵可能是中耳胆脂瘤,需要做手术。患者听完医生的话,神色不是很自然,和医生说手术要再和家里商量一下,边谢谢医生,边退出了诊室,出来诊室神色很紧张:“得了不好的病了,耳朵里长肿瘤了!”一时间家属都很紧张。

中耳胆脂瘤到底是不是肿瘤?
乍一听名字,胆脂瘤,和脑膜瘤、淋巴瘤一样,我们都会认为它是肿瘤,甚至连最早发现它的医生也说它是肿瘤,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它不是肿瘤,而更像是“一袋垃圾”,它外面是一层包囊,里面则是脱落的上皮屑(就像头皮屑一样),而这个囊就像是一个延展性很好的垃圾袋,一直装着这些上皮屑,并随着上皮屑的增多不断扩大。所以它并不是肿瘤,只是因为这个袋子的外观让它有了这样的名字。

胆脂瘤其实就相当于这个囊袋里的垃圾

内陷袋
胆脂瘤会破坏骨头,那么它是不是恶性的?
胆脂瘤的的确确有破坏耳部骨头的实力,但是它的能力远没有恶性肿瘤那么强,它不能播撒到骨头里,它更像是垃圾袋里东西越来越多,挤的旁边骨头都得给它让位置。因此它既不是肿瘤,也不是恶性的。但是因为耳朵紧邻大脑,胆脂瘤一旦破坏颅底骨质,耳朵内的细菌会沿着破坏通道进入大脑,导致脑脓肿、脑膜炎等,这个时候处理就更加难了。
是不是只有常年耳流脓流水的人才会得胆脂瘤?
事实并非如此,胆脂瘤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先天性的胆脂瘤不易发现,往往听力也不受影响,直至出现面瘫或者颅内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才出现。后天性胆脂瘤也并不是只有长期穿孔的患者才会得,分泌性中耳炎和咽鼓管功能差的人,因鼓膜内陷形成内陷袋,而后形成胆脂瘤,这样的患者多以耳闷和听力下降而就诊。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胆脂瘤?
虽然并不是所有胆脂瘤患者都是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以此类患者居多。如果以往有中耳炎流液史,而后外耳道流出豆腐渣样物,甚至还带点血,或者伴有很臭的味道,那就很可能是胆脂瘤了。至于如何确诊是否为胆脂瘤,还是需要在医院完成相关检查,才能诊断清楚。
胆脂瘤怎么治疗?
中耳胆脂瘤虽然不是肿瘤,治疗却和肿瘤类似,以手术切除为主,如果存在因听骨链破坏导致的听力下降,可以同时对听力进行重建。
在现有医疗环境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耳朵出现问题及时就诊,关注自身耳朵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是刘月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