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再造术后饮食和运动的注意点
《耳朵的重生 耳再造护理手册》
第六章 爸爸妈妈,陪我去手术吧
五、多吃多动,才能元气满满
(本科普受“五官健康科普菁锐团队计划”支持
项目编号:WGJR2023106)
小馨馨做完耳再造手术了。充足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活动会让身体恢复得更快更好。一起来看看术后饮食和运动的注意点吧。

饮食方面:小馨馨从手术室回来当天,医生护士首先会判断小馨馨麻醉后的清醒状态,并对饮食进行指导。先小口饮用温水,确定吞咽顺利后,再逐步增加,少量多餐。

术后三天内进食半流质,比如粥、面条、馄饨等,三天后可进食软食。食物应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如鱼肉、鸡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每日的营养摄入,利于伤口及身体的恢复。一个月内避免食用坚硬、辛辣刺激的食物!

术后早期咀嚼及吞咽可能会加剧腹部及耳部伤口的疼痛,但这种疼痛只是暂时的,会逐渐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使用镇痛泵或告诉医生给予适当镇痛。爸爸妈妈也 要多鼓励小馨馨,做坚强的小勇士!

活动方面,术后尽早活动好处多多:
1.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
2.增加肺活量,利于排痰,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3.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在护士姐姐的帮助下,术后当天小馨馨可以在病床上翻身、活动四肢等;术后第一天可以在他人协助下起床及下床活动。下床时先在床边慢慢挪动双腿,等适应了再走动,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小馨馨多吃多动,很快就元气满满地恢复啦!

《耳朵的重生》原创科普图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是在我院国家重点学科眼科和耳鼻喉科基础上,于2017年6月成立的国内第一家眼耳鼻整形专业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由张天宇教授担任学科主任,以“畸形性疾病治疗为基础、多学科结合再造感官功能、恢复形态、重塑美丽五官”为指导,从“健康五官”到“美丽五官”,探索和实践“专科化整形”新理念。团队在眼耳鼻整形领域开展了大量疑难疾病的诊治工作,其中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诊治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形成五大优势技术:“耳模矫正”、“耳整形手术”、“全耳郭再造”、“外耳道成形与再造”及“听力重建与人工听觉”。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包括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结构畸形的发生率为万分之2.06,形态畸形的发生率高达20%,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听觉功能,也会对心理发育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专科整形理念的逐步完善、多学科诊疗的融合与发展,各种治疗技术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耳畸形患者选择“功能性耳再造”进行修复。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患者及家属对诊疗方案的困惑、对手术效果的疑虑以及对院外护理的束手无策。
本书通过对门诊及住院诊疗的耳畸形患者家庭进行调研,全面深入地收集耳再造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科普知识的需求,从特色专科护理角度出发进行最权威、专业的解答。深入浅出,将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并辅以原创漫画进行呈现,让耳畸形患者及家属能够在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阅读中,了解全耳郭再造的诊疗过程,消除不安和疑虑,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诊疗后的院外家庭护理。本书对“全耳郭再造”的手术方式、不同阶段的护理指南,从术前、术后、出院后三个角度展开科普教育,与您一起分享该原创科普读物《耳朵的重生》。

“悦耳在线”科普公益活动是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党委宣传部、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对耳畸形伴听力缺陷这一疾病的认识,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本次活动将于2023年10月5日13:00-16:00与各位患友家庭见面。
活动地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6号楼(门诊大楼)6楼中心会议室(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83号)。
活动上会有完成治疗的患友的现身说法和才艺展示,会有张天宇教授及“悦耳在线”团队的科普讲座,会有慈善基金申请的答疑,还会有现场大型义诊和助听器免费试戴。
张天宇教授领衔的团队近年来建立了完善的功能耳再造系列诊疗规范,组织制订了多项耳畸形领域的国内、国际共识,牵头完成了国家耳畸形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了多个临床多中心研究项目,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悦耳在线”的举办旨在使患者朋友们能拥有美丽的耳朵外形,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能拥有健康自信的人生。欢迎广大有需求的患友参与。

本文是张天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