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亚明 人已读
从医数年感触最深的就是: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的成就感并非只能通过做高精尖的高难度四级手术才能获得,通过门诊治疗让疼痛患者,尤其让丧失手术机会的老年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同样有满满的成就感!
“神经阻滞”一直被誉为疼痛科的基础治疗手段和核心技术之一。但它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及预期,并且在各种“流言蜚语”误导下患者们存在较大的疑虑。
临床中使用的神经阻滞针
神经阻滞和“打封闭”并非一回事儿
有人把神经阻滞技术称为“打封闭”,这是错误的,神经阻滞的英文是“Nerve block ”,这一术语已被全世界应用了近百年,目前仍在应用。神经阻滞是指根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规律,直接在脊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周围注入药物而阻断神经信号传导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应译为“注射封闭”或“封闭疗法”,这种称呼流传甚广,使不少患者对正规的“神经阻滞”也产生误解,甚至存有惧怕心理。
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其优点首先是止痛迅速,只要把治疗药物注射至神经周围,数分钟内可逆地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及时止痛和消除异常感觉。其次,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可以反复使用,尤其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患者。临床上,疼痛科的神经阻滞可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神经阻滞。诊断性神经阻滞是指阻滞固有的神经或神经节,根据疼痛、感觉以及功能变化的程度和范围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及范围,进而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性神经阻滞则是通过神经阻滞去除病因,消除疼痛,改善血运及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超声引导可以使神经阻滞更加精准和安全
神经阻滞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我们门诊治疗最多的就是颈肩腰腿痛,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紊乱等。通过对脊神经进行阻滞缓解疼痛,消除神经根炎症,一般一周一次,连续3~5次为一疗程。
2、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早期有效镇痛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痛至关重要,所以在发现疱疹后立即行神经阻滞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止疼效果,同时缓解病毒感染诱发的神经炎症,防止神经敏化,降低后遗痛发生率
3、星状神经节阻滞 借助超声引导可将药物精准作用于星状神经节,调节头面部上肢部位的交感神经功能,治疗很多疾病,可参照我以前发的文章
4、各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如枕大神经痛、臀上皮神经卡压、股外侧皮神经炎、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等。
神经阻滞治疗前后注意事项
1.治疗前不宜过饱。沐浴或用温水洗净患处,如果皮肤有破损或感染应通知医生。
2.治疗时若有头晕、恶心、心慌或不适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3.有时治疗后局部可出现疼痛加重现象,此为药物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内减轻至消失。
4.治疗后局部及相应部位可出现麻木、发热、出汗、感觉异常等反应。此为药物之正常反应,几小时候可消失。
5.治疗后应遵医嘱休息20-30分钟左右经医生同意后方可离院。治疗后48小时内不沐浴。
6.治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多、剧烈运动,保持注药处皮肤48小时清洁干燥。
本文是刘亚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