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成伟 人已读
血管瘤的硬化注射治疗目的是控制婴儿血管瘤的快速增殖发展,利于退化吸收,减轻瘢痕残留。
对增殖速度快、范围广、血管丰富,口服心得安疗效欠佳,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和功能的血管瘤,可以选择经导管腔内介入治疗+经皮联合治疗技术,通过闭塞血管瘤的滋养供血动脉,促使它向消退期转化。
治疗后复诊观察瘤的大小、直径,突出皮肤程度变化,没有继续发展的,视为干预治疗有效,3个月随访无变化的,不需要再次治疗,如果有发展的,可以酌情追加1~2个疗程。
硬化剂注射对草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对蔓状血管瘤作用差,因为蔓状血管瘤血供丰富。还有瘤内存在动静脉瘘的话,注入硬化剂会迅速扩散,也达不到治疗作用。葡萄酒色斑应该避免使用硬化剂,以免皮肤坏死,疤痕形成。
当然,硬化治疗后早期可能会出现疼痛、水肿、炎症反应等,这些多数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严重的话可给予镇痛剂、冰袋冷敷、抗生素等处理。轻度的组织缺血性坏死、浅表溃疡大部分能够自然愈合。
为了预防以上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采取小剂量、多点注射的方针,比如两周治疗一次,必要的话,可以继续延长治疗间隔时间。同时,合理选择病例,详细评估病情,规范操作技术,控制剂量,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是成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