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检的增多,或者肺部出现有疾病,在做CT检查就会发现不少的人肺部有结节,大部分的人们对这比较的陌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不少人把肺结节与肺癌划等号,尤其是出现磨玻璃结节,因为它有时和肺腺癌是有相关性的,人们更是增加了一种恐惧感。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肺部结节的西医认识以及中医的一些治疗思路,让大家能够增加对肺结节有所了解,正确的认识肺结节,不至于惊慌失措。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肺结节是什么?肺结节是直径小于三厘米的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亚实性的肺部阴影,可以为孤立性或者多发性,不伴有肺不张,肺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在胸胸部CT的时候发现。病因繁多,有良恶性之分。
肺结节有几种分类方法。如果按数量分类呢!它分为孤立性的结节,就是单个的病灶,以及多发性的肺结节,就是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病灶。如果按大小来分,他们分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以及直径5~10毫米的小结节,以及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结节。按密度分,它可以分为实性的肺结节和亚实姓的肺结节。后者呢又包括纯磨玻璃结节以及部分实性结节,所谓的实性结节,就是它的密度相当于人体的软组织,磨玻璃结节是指它的密度还不到实性软组织那么高,但是比一般的肺部组织密度高,看上去像家里的那种磨砂玻璃,透过它还可以看到肺部的纹理。部分实性的结节就是她是混合性的结节,一部分有毛玻璃状,一部分是密度比较高的实性结节。
那么肺部结节是怎么出现的呢?从西医的认识来看,导致肺部结节的病因繁多。具体的发生机制需要结合病因分析,如结节病是未知抗原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相抗衡的结果,由于个体的差异和抗体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的促进因子和拮抗因子之间的失衡状态而决定肉芽肿的发展和消退,表现出结节病的不同的病理状态和自然缓解的趋势。
如果出现了磨玻璃结节该怎么办?其实同样是磨玻璃结节也要分几种。如果是纯的磨玻璃结节,恶变的可能性就小,继续观察,期间用中药干预是很好的。我就经常给肺结节的病人治疗。经常几个月就可以把这个结节给消除。如果这个磨玻璃结节的密度是不均匀,其中又有了实性的成分,这个肺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定要更加密切的进行观察,中药也要增加一些抗癌的成分,争取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
大家不用谈肺结节就会色变。其实肺结节它有很多都是和肺部的一些炎症相关的,如病毒性肺炎、肺水肿、间质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等。和肺癌有相关性的,只有30%。也并不是说这30%就是一定会转变成肺癌,只是它与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要彻底的癌变,还需要具备其他的很多的因素以及一段时间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这段时间内努力的降低它转变成肺癌的这种几率,以及让它往良性甚至是变小和消散的方向发展。在生活上要尽量做到戒烟,少吃腌制的食品,尽量的不熬夜嗯,让自己的情绪舒畅,少一些忧虑的情绪。
下面我们讲一下肺结节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首先第一个证型是肺脾气虚型。脾和肺是有母子关系的,如果肺气虚的话,脾土一般也是虚的。按照中医的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就要实行肺脾同调,一般肺脾两虚的病人,平时感到乏力、精神困倦,语声低微,面色白,纳食不香,睡眠也不太好,思虑比较重,比较容易烦闷。这个时候,我们一般用的是香贝养荣汤。香贝养荣汤的组成是八珍汤,就是八珍汤加上香附、浙贝,以及桔梗、陈皮,再加上生姜3片大枣4枚煎服。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是四君子汤,用以健脾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是四物汤用来补血。气血两补,匡扶正气。辅以桔梗、茯苓、浙贝化痰散积滞。此方所主的病症是气血不足且气血瘀积于肝经。所以用香附、陈皮、行厥阴之气通调三焦积滞而消除肿块。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主气血生化之用,脾运健,则痰化生无源。方中补中寓攻,攻补兼施。
第二个证型就是肺肾阴虚症。运用百合固金汤来治疗,病人一般表现为口干,干咳甚至咳血,腰酸,五心烦热等症状。中医认为金水是相生的,肺虚可以及肾,百合固金汤就是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节。方中以二地为君,滋阴补肾。生地黄又能凉血止血。麦冬百合贝母为臣,润肺养阴且能化痰止咳。佐以玄参滋阴凉血,清虚火,当归养血润燥,白芍养血益阴,桔梗利肺气止咳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合用更利咽喉。诸药合而用之,虚火自清,肺肾得养,诸症自消。
第三个证型就是瘀血阻肺的证型。病人表现为面色黧黑,舌上有瘀斑,胸部经常有刺痛感。脉象一般是细涩或者弦涩的。可以选用血府逐瘀汤或者归桃理冲汤做为基础方。归桃理冲汤的组成是黄芪30克,党参当归各20克,炒白术、炙鸡内金、淮山药各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桃仁10克。具有补益肺脾气,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作用。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肺结节、磨玻璃结节≠肺癌,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定期体检,遵从医嘱,就可以达到早发现在治疗,既不用过分担心,也不要不以为然,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