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放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疾病科普

新生宝宝耳朵长得怪,小心耳廓畸形,千万别错过最佳矫正时间

发表者:李建放 人已读

期待已久的小宝宝终于出生了,欢喜抱着宝宝的宝爸宝妈却偶然发现刚出生的宝宝耳廓似乎有些异常,耳朵卷卷的,好像环缩在一起一样,和别的宝宝耳朵不太一样。

宝爸宝妈的感觉没有错,宝宝的耳朵属于新生儿耳廓畸形。发现宝宝耳廓畸形,家长应该怎么办呢?请您往下看。

新生儿宝宝正常的耳朵长什么样?

宝宝耳廓呈现复杂而精细的三维立体结构。有圆润的耳轮,清晰的三角窝和耳甲腔,附着于头颅两侧,与颅面部成一定夹角,行使收集声音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美学意义。

先天性耳廓畸形是什么?

先天性耳廓畸形是一种新生儿先天性出生缺陷。据统计,我国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发病率为55.2%-57.5%。也就是说,每两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宝宝存在这个问题。

虽然31.5%左右的轻度耳廓畸形能够自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尽早进行干预。

耳廓畸形可分为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

①耳廓结构畸形是指胚胎发育早期耳部皮肤及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的外耳畸形,通畅伴有外耳道、中耳畸形,可能伴有听力障碍,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②耳廓形态畸形指耳廓肌肉发育异常或异常外力作用使耳廓产生的扭曲变形,不伴明显的软骨量不足。主要包括招风耳、杯状耳、垂耳、隐耳、 Stahl's耳、耳甲异常凸起、耳轮畸形等。主要与妊娠期施加在耳廓上的内、外压力、生产时的产道阻力或耳外肌发育异常相关。

家长发现宝宝耳廓异常,应该怎么办?

发现宝宝耳廓异常,请家长朋友们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结构畸形,那就要及时找专业的医生评估,不能通过矫形等方式改善的结构异常,只能等宝宝6岁后,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形态畸形,可以选择耳廓无创矫正技术。

什么是耳廓畸形无创矫正技术?

它是一种不用手术的方式,针对各种类型的耳廓形态畸形,采取佩戴耳廓矫正器达到矫正耳廓形态异常的技术。

耳廓矫形器

耳廓畸形拉拉拽拽真的有效吗?

宝宝耳廓形态畸形较为常见,由于耳廓大小正常,不存在结构缺失,听力筛查也正常,因此现实中太多的家长并不关注和重视耳朵的“形态”畸形。很多的家长可能会说,“耳朵不好看没关系”,“回家捋一捋、拉一拉、拽一拽,说不定就好了”。可是正是由于大家的这种想法,使宝宝的耳朵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耳廓形态畸形虽然影响孩子的“颜值”,但是主要还是“心理”上的影响较大,在孩子开始成熟懂事的年纪,听到自己的伙伴谈论自己的耳朵、用异样的眼神去看他时,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产生自卑、抑郁等情绪。

无创耳廓矫正治疗前后对比

非手术矫正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原理是什么?如何矫正?

1.雌激素学说:新生儿体内含有大量产妇雌激素,激素在出生后72小时内达到峰值,增加了软骨中透明质酸的浓度,从而增加了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之后,雌激素浓度逐渐降低,在出生后6周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软骨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也随之降低。

2.蠕变:是指一种材料在一定强度的机械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材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变形伸展,即使外力去除后,组织也不能恢复到外力作用前的状态。(蠕变是整形外科的核心原则,当组织长期拉伸时,拉伸诱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导致胶原蛋白的增加,表皮增生,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和血管生成的过程,就是蠕变。)

用新生儿无创矫正技术根据不同的畸形类型,通过佩戴耳模矫正器可以将各种耳形态畸形矫正到正常状态。矫正过程无创无痛,避免了手术痛苦和风险。

什么时候开始耳廓畸形无创矫正?

越早越好!

孩子出生24小时即可佩戴,出生后6周以内配戴耳廓矫正器效果最佳。如果超过6周不足三个月,绝大多数的形态畸形患者均有效,对于绝大多数隐耳患者,即使超过三个月,仍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矫正甚至达到满意效果。有研究表明,出生1周内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超过3周龄则有效率不足50%。

耳模矫正器佩戴时长主要取决于开始配戴耳模的早晚。出生1周内治疗效果最佳的,治疗时长一般不超过2周,出生1-6周大的婴儿治疗时长在1个月之内,出生6周以上的婴幼儿治疗时长可长达2个月,隐耳和部分杯状耳患儿需要分2-3阶段进行矫正,治疗时长可适当延长。患儿在佩戴耳模矫正器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如有任何不适,应前往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求助,切忌自行解决。

如果患儿耳廓畸形不能在出生后早期进行矫正,则常需5、6岁以后手术治疗,存在术后感染、血肿、二次修复手术等风险,且术后效果多不如耳模矫正技术的效果。所以宝宝一出生宝爸宝妈应该关注宝宝耳朵,如果发现宝宝耳朵有些与众不同时,避免等待和观望,及时请教耳鼻喉科医生,宝宝耳廓确诊畸形后,尽早进行干预,避免因为耳廓畸形造成宝宝听力损害以及影响宝宝生理发育及心理健康。

本文是李建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10-13